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美国打造网络武器库,是一场“危险游戏”

发布时间:2019-06-17 10:33:33 推广来源:百万庄通讯社

昨日(6月13日),《人民日报》发布题为《美国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网络武器 引发网络军备竞赛》的文章。

文章指出,在网络时代,美国利用其所拥有的技术优势,以及美国企业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垄断地位,大量开发网络武器,引发军备竞赛,给全球网络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和风险。

什么是网络武器?美国为何要打造网络武器?让我们一一分析。

什么是网络武器?

随着人类战争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武器这种应用于网络攻击的特殊武器应运而生。一般来说,网络武器包括病毒(自身复制程序,需要人为传播)、蠕虫(一种次级病毒,可以自行复制传播)、木马(在一些合法程序中隐藏的恶意软件)、拒绝服务攻击(用信息攻击服务器使其瘫痪)、网络钓鱼(用欺骗性的邮件和网页获取个人密码信息)等等。

让我们设想一下网络武器的运用场景:同时运用多种网络武器攻击对象国多个基础设施。比如,在网络武器的攻击下,互联网、自动提款机、广电传媒、交通信号灯、金融系统以及空中交通管理软件系统可以同时停止工作。

目前的趋势显示,虽然一些电脑系统相对而言比较安全,但在蓄意发起的网络攻击面前,任何系统都无法做到绝对安全。对一些攻击者而言,网络战争拥有大部分战争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匿名和低成本。这些特点被不法组织和蓄意报复社会的个人所青睐和应用。各种设备和软件正加紧互联互通,包括云计算推广和各种不同系统的相互整合,连美国等技术先锋也防不胜防。

更为可怕的前景是,各种软件系统与设备的深度联结会成为一种规范,让当前脱机离线的系统也能远程接入。连乘坐公交车、购买日用百货、进入会议室等日常活动,也将日益带有数字标签的成分。随着社会愈益依赖软件,各种系统愈益联成网络,网络攻击造成的伤害等级也随之跃升。

虽然各国都或多或少在研究网络武器,但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和以色列真正利用了破坏性的网络武器。如超级病毒,如Stuxnet、Duqu和Flame,都是来自于这两个国家。

美国的动机是……

网络武器是典型的高科技武器,是美军长久以来追求技术优势的结果。那么,美军为何如此偏执地追求军事技术的单方面优势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一直以来是一个人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军队的人力资源因此显得不足,只能倚重技术。

在北美殖民地刚刚建立时,人数处于劣势的欧洲移民对抗印第安人唯一可以倚重的似乎也只有技术优势。作为一个“离岸平衡手”,美国的军事行动绝大多数在欧亚大陆展开,劳师远征,兵家大忌,速战速决为上策,在人力资源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只能运用技术优势击败对手。

此外,美国国内军工复合体势力强大,为了保证其利益,必须不断开发新武器,而且是高科技武器——毕竟来钱快。

△ 美国莱克兰空军基地网络战中心。(资料图)

具体来说,美国发展网络武器库的动机有两个。

一方面是作战。众所周知,美国近年来在军事领域将中俄锁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特朗普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把中国与俄罗斯的“野心”,伊朗和朝鲜的“流氓政权”,以及企图对美国发动攻击的国际恐怖组织说成是美国面临的3个主要挑战。还指责中国和俄罗斯想要构建一个“有悖于美国价值观和利益的世界”。

对此,普京很快就怼回去——他在国情咨文中回应,美国在俄边境附近部署了5艘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这些军舰均装备有反导系统。他还在发布国情咨文时自豪地宣布,俄罗斯测试了新核武器,包括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这款反导系统无法拦截的导弹是“无敌的”,可击中世界任何角落。普京在大屏幕上展示该核动力导弹的实力后强调,世界上还不存在同类武器。

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增长的反干预作战能力对于美国存续已久的、侵害中国利益的保护伞形成了威胁。

在此情况下,美国迫切需要扩大军事优势。网络武器就是扩大军事优势的利器,认为有了它,美国可以迫使对手失去物理领域(包括太空、网络空间、电磁波谱)和虚拟领域的部分和全部战斗力,还能使其国民经济体系瘫痪,削弱其战争潜力,从而失去战略和作战主动权。

另一方面是威慑。网络武器仅仅只是网络整体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网络空间中的一个子概念。在现代社会中,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一个包括通信金融、商务、教育、研究、娱乐,医疗、环境、能源在内的日益活跃的领域。与传统陆、海、空、天相同,网络空间也成为一个军民共同发展的第五维空间。也正是这种人类社生活对网络的高度依赖,才是其具有威慑的基本条件。

实际上,利用网络武器攻击可以达到破坏的目的,而利用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优势,使用政策和技术性拒绝服务也可能产生威慑的效果。

例如,美国可以利用其掌握的全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对某些网络域进行封锁,造成某些国家或某种类型服务的中断和拒绝。

会有哪些恶劣影响?

网络武器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战争的形态,谁也说不清。战争史学家们相信,网络力量终将起到类似20世纪初“起决定性作用”的空军那样的作用。但是从美国搞网络武器库来看,起码会产生两个恶劣影响。

首先是增加国家间运用网络武器的风险。近年来,各国日渐重视网络能力建设。然而,网络进攻、网络战争、网络犯罪和网络窥探等概念依然模糊不清,缺乏统一共识,以至于美国先发制人的网络空间战略的实施,极易跨越网络战争的门槛并溢出到其他战略领域,最终演变成为一个诱发全面冲突的“危险性游戏”。

如果各个大国都跟随美国争相发展网络威慑能力和报复性网络攻击能力,这将不利于网络空间的建设,而且任何网络空间的擦枪走火都有可能毒害国际关系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从而不利于国家间关系的稳定。

其次是网络武器如果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网络武器只是一些复杂代码所构成的病毒程序,可以轻易地通过便携式存储设备复制、转移,恐怖分子获得网络武器的机会将由此大大上升。说起恐怖分子,就让人想起本·拉登——他不就是美国中情局进行培养的“高材生”吗?那些杀人放火的技巧可不是他天生就会的。

有鉴于此,希望美国当权者不要随意玩火,让更多的国家和民众遭殃。

撰文 / 杨震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 / 李刚、张晶

校对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