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王哲)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商务部研究院发布《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这是这一领域报告的首次权威发布,这份沉甸甸的报告亮出了中国外商投资40年的亮丽成就。
2019年 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G20大阪峰会上强调,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加强经贸谈判等重大举措,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跨国公司投资中国40年报告》的发布,正契合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打开。
吸收外商投资规模全球第二
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伊始,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进行投资经营,投资规模从小到大、投资水平由低到高、投资区域从沿海到内地,形成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道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线。
中国利用外资规模逐年增大,尽管面临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但增长势头依然强劲。2018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 1349.7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截至 2018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96.1万家,实际吸收外商投资 2.1万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投资东道国之一。
96%世界前500家跨国公司选择投资中国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携先进实用技术到中国投资,填补了中国许多产品技术空白,促进许多行业更新换代。
目前,世界前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80家到中国投资,外商在中国投资建立的新兴产业加工平台,通过“干中学”提高了中国的劳动力素质,缩小了中国制造业加工工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中国自主开发奠定了基础。
外商投资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量稳质优。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升至30.6%,高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35.1%,特斯拉、宝马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合同外资 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近 1700个,增长 23.3%。
外资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外商投资制造业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特别是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制造”广泛融入世界,低成本优势和专业化产业集群赢得大量代工生产订单,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外包基地。从 2009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世界 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 220项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8年末,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达2.3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956万人,主营业务收入9.9万亿元。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达2.5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931万人,主营业务收入14万亿元。外资企业以占全国不足3%的数量,创造了 1/4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5的税收收入,为促进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资企业贡献1/4工业总产值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外资在华投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超过 2800家。外资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不到 3%,但提供了 1/10的城镇就业,贡献了 1/5的税收收入,1/4的工业总产值,近1/2的进出口,为促进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主要参与者。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将成为新的外资关注焦点。
《外商投资法》即将实施
近年来,中国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国务院相继发布多个重磅文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外资吸引力。
新的《外商投资法》全国人大已经通过,2020年 1月 1日将正式实施,进一步保证放宽准入、财税支持、权益保护等具体措施落实到位,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法律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