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为世代友好筑牢民意基础

——北京东京缔结友城40周年
发布时间:2019-11-01 10:49:32 推广来源:人民中国

10月26日, 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今年恰逢中日两国首都北京和东京缔结友好城市关系40周年,“魅力北京”图片展暨中日两国首都友好交往40年回顾展也在论坛举办期间同步展出。

出席“北京-东京论坛”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观看图片展(摄影:杨振生)

1979年3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北京和东京结为友好城市的签字仪式。第二天,北京各界人士1000余人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中日双方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两棵来自喜马拉雅山的雪松作为“中日友谊树”。自此,东京成为北京缔结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今年,两市缔结友好关系迎来了40周年。在中日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两城市交往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的贡献,展望其深化各领域合作的美好未来。

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左一)和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右一)与日媒记者观看图片展(摄影:杨振生)

互学互鉴的高层访问

北京东京自1979年结好以来,保持了长达20年的蜜月期。在此期间,两市高层互动频繁,加深了互信,为夯实两市友城关系基础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北京市荣誉市民、东京都知事铃木俊一任内(1979年4月至1995年4月)多次访京,主动提出与北京开展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意向,并赠予北京市消防车、垃圾清扫车等市政环卫设施,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早期支持。

除市级政府间交往外,双方于上世纪80年代初,分别建立了北京市人大与东京都议会、区人大与东京都区市町村议会等市区两级立法机构和政府间交流互访机制,近40年来,东京都一直是与北京市交流机制最完备、合作成果最丰硕的友城之一。

1999年10月,东京都议会友好代表团参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1999年,日本右翼人士石原慎太郎就任东京都知事后,因其消极言行,两市关系迅速陷入低谷,政府交往几近中断。2012年,“购岛”事件后,北京市暂停了与东京都高层的交往。

尽管两市关系面临严重挫折,但两市外事部门迎难而上,自1999年至2009年10年间,推动两市签署多项技术交流合作协议书,不断深化两市在专业技术领域的交流。在官方交往遭遇严重困难的背景下,结好初期形成的两市区级立法机构和政府间互访交流机制坚持开展,同时以“中日小大使”为代表的公共外交品牌活动在这一阶段集中发力,为两市友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展现出中日友好基础在民间的强大力量。

2015年8月,北京市与东京太极拳协会在京共同举办“中日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大会”

2014年4月,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应邀访问北京。这是东京都知事18年来首次正式访问北京,两市市长会晤并一致同意在经贸、教育、环保等各领域开展24个交流项目,为恢复和改善两市友城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8年9月,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访问东京都,这是北京市市长时隔24年正式去访,标志着两市重启高层互访,友城关系迈入了全面提质升级的新阶段。

今年6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访问东京都,并出席纪念两市结好40周年系列活动,将双方友城关系推向新高度。8月26日,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回访,与陈吉宁市长签署了两市交流合作备忘录。两市将在科技创新、城市规划、卫生健康、青少年等十个领域拓展和深化交流合作。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与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共同为“北京周”活动揭幕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作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和北京市的第一个国际友城,东京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共融等多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也一直是北京借鉴与合作的重点目标。结好以来,两市在文化、经济、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科技、环保、城市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广泛交流和深入合作,有力服务了各自首都的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双方更是就“首都圈”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大气污染防治等课题开展了20多个合作项目,推动了北京市相关领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提升北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8月,“日中友好大学生代表团”访问北京,参观中关村“创业公社”,并与中国青年创业者座谈交流

同时,稳固中日友好民意基础的区级交往蓬勃开展。截至目前,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7区已与东京都11个区分别建立了友好区或友好交流区关系。其中,西城区与中野区是中日两国首都城区中第一对正式结好的区级友城(1986年),开创了中日友好区交往先河;朝阳区与港区、大田区于上世纪90年代结好,在商务中心区建设、青少年交流方面取得多项成果;石景山区与板桥区交往侧重市民参与,2017年,两区市民通过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共同庆祝双方结好20周年;为支持推进副中心建设,2017年,北京市积极促成通州区与文京区签署友好交流备忘录,推动两区在文化旅游、经济投资、城市建设领域深度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

在友城关系的“蜜月期”,两市民间交流也开始起步。日方连续数年派出青少年洋上研修访华团、东京都青少年访华夏令营、“都民之翼”访华团等大规模民间交流团,累计参与人数上万人,构筑起两市民间交往的桥梁。

1983年,东京都青少年洋上研修团访问北京等中国各地,与北京市青少年进行文化交流,并参观历史名胜等

结好以来,不管是连续举办了21届的“中日友好长城马拉松接力赛”, 还是连续开展了11届的“中日小大使”青少年互访交流,两市长期、丰富的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活动始终坚持以促进中日世代友好为目标,秉承“以民促官”的理念,在配合推动中日官方交往、夯实友好民意基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小大使”交流为例,活动始于2009年,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日本永旺集团合作开展的青少年交流活动。两国青少年通过互访,参加课堂交流,体验民宿、传统文化、环保和科技等活动,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该活动迄今为止累计有1411名高中生参与。其中,2014年,北京市30名高中生组成的中国小大使代表团拜会了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2019年,同样规模的中国小大使代表团拜会了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这样的高规格接待,在国际青少年交流项目和公共外交活动中都是罕见的,充分证明了双方高层对这一活动的支持和重视。

为纪念北京东京结好40周年,“2019中日小大使”(北京组)专程拜会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

奥运会成为新纽带

今年6月,为纪念两市结好40周年,北京市赴东京都举办了“北京之夜”文艺演出和“北京周”活动,“北京周”通过特色旅游、冬奥会、中关村和科技文创四个主题推介,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北京风情和新旧交融的中国面貌。现场还可参与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品尝特色小吃,充分领略京城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8年9月,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向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赠送废旧手机,支持2020年东京奥运会用废旧电子产品铸造奖牌的计划

如今,奥运会又进一步拉紧了两市联系的纽带。北京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东京继1964年后,明年也将再次举办夏奥会。2017年以来,北京冬奥组委先后赴札幌、长野、东京等日本城市,观摩亚冬会筹办工作,考察长野冬奥会场馆,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推介会”等活动,接待日本东京奥组委、长野县知事等日方团组来访。

日本青少年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实体沙盘

正如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所言,奥林匹克将两市的距离拉得更近,期待以纪念两市结好4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多领域全方位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办奥经验,共享奥运成果,携手共创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为中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和两国人民长期友好做出积极贡献。

题图:1979年3月,北京市和东京都结为友好城市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特别支持: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文图提供: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