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聚焦中新金融峰会: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发布时间:2019-11-07 13:51:10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王凤娟 袁亚楠) 11月5日,2019中新金融峰会“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主持,嘉宾们围绕普惠金融发展理念,探讨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成本较高、收益不足、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问题的办法。

柬埔寨国家银行(央行)副行长妮占塔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首席金融科技官冯世坚,度小满金融CEO朱光,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老挝央行支付系统司司长萨姆努冯,盘谷银行总裁兼董事会成员乔迪卡斯锡拉,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张为忠、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陈龙等嘉宾发言并参与讨论。

妮占塔娜在中新金融峰会开幕式上做主题演讲。(组委会供图)

妮占塔娜表示,在金融科技方面,虽然有很多机会,同时也有许多挑战,如法律标准不完善,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网络完全受到挑战,以及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平衡,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要保证金融安全和金融创新,我们要提供有效的监管环境,使得跨境金融合作,能够利用金融科技来实现。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

陆书春认为要立足金融的本质,科技所带来的服务方式,形态的变化,本质不应该改变金融风险属性,科技只是金融方式创新的手段,不能跨越金融规则。她表示,金融的内在脆弱性,风险的外部性和网络的强涉众性,决定了安全永远是金融科技的生命线。运用技术的手段,无论是在拓展渠道,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发挥这方面优势的时候,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安全标准、规范,要加强对技术的监测、认证和试点。另外,数据治理问题是当前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

张为忠认为,依靠金融科技,金融业的基因正在改写,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向、经营策略、经营结构都在快速发展。互联网移动技术正在改变金融的业态,“互联网+移动技术”使银行广泛连接、快速触达的能力越来越强,形成加速度,金融服务的范围、效率和生态连接的能力发生重要变化。

他认为,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经营能力的提高,解决了信息失真和不对称的问题。财务以外的替代性数据广泛的使用和连接,使社会信用的构建方式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信任关系通过数据金融越来越完整地建构了起来。

度小满金融CEO朱光

朱光表示,风险管理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不管是做学贷、小微贷以及其他普惠金融,长期看如果不能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持续的。他认为,金融科技首先要解决风险问题,再解决效率问题。此前,互联网金融很热,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聚集的风险也在同时提升。“P2P把顺序搞反了,即它先解决效率问题,再去解决风险问题,其实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