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王凤娟 袁亚楠)11月5日,2019中新金融峰会举行“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论坛,中国和东盟国家政企界专家分享发展绿色金融的经验,并提出合作方向。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助理行长谢福兴。(组委会供图)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助理行长谢福兴表示,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会携手中国进出口信贷机构来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项目,专注领域有可再生能源、污染治理、绿色交通,可持续水管理,还有绿色建筑。“我们两国的金融机构在为绿色发展和绿色项目的融资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大量的绿色发展机会可以深化合作来推动。”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助理行长阿兹那·阿布杜尔·阿齐兹分享了马来西亚在绿色金融、绿色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他表示在2016年至2020年,也就是第十一个马来西亚计划当中,有四个主要的领域。首先就是加强相关的环境支持,抵抗自然灾害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发展。现在的温室气体跟2005年相比增长了40%的排放,在回收方面马来西亚希望能够回收22%家庭所产生的废物和废品。马来西亚央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制定了一些计划。包括2010年就开展了绿色科技融资计划,希望将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融合在一起。2017年发布了VBI,也就是基于价值的干预措施,希望在马来西亚证监会、马来西亚相关部委的共同努力下来进行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的发展。
菲律宾中央银行助理行长伊路米纳达·斯卡特。(组委会供图)
菲律宾中央银行助理行长伊路米纳达·斯卡特认为,一是用绿色金融来维持发展目标是一项共同的责任,因此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持续的政策对话,可以产生更大的共鸣;二是可持续的金融政策框架需要一种平衡的方法,旨在提供有力的监管,来为更多绿色投资调动资金;最后,必须要知行合一来树立一个典范,主要在可持续发展策略方面,还有银行的经营方面,都要能够知行合一。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铀建议,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优势,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围绕碳排放权等探索跨境合作有效途径,推进低碳绿色领域跨境投融资结算便利化改革,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产品。
中国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谢汉立希望通过本次峰会,加强与新加坡以及其他东盟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第一是加强在债券发行、登记托管等领域的合作,要在托管结算、担保品管理、产品估值和数据服务方面加大多层次的业务合作。例如,中国与新加坡可延伸到绿色金融合作,在信息披露、债券估值等方面为投资者参与对方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渠道。第二是加强在大宗商品、碳排放以及其他金融领域的合作。上海清算所正在研究境内外合规大宗商品交易所,并进行密切合作,实现大宗商品的现货、衍生品以及金融、仓储、物流的多维对接,打造一个大宗商品的“支付宝”;同时,建成服务于产业链、实体商业的交易清算、风险管理和定价综合服务体系。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肖建友认为,要依托保险机制推动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助力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通过把保险费率高低与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挂钩,借助市场价格杠杆,引导企业淘汰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汪滔表示,绿色可持续性发展是人类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当前我们切勿以透支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重庆作为碳交易的七个试点省市之一,如何有效利用这个市场进一步推动区域的环保工作,是非常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新加坡它的商品衍生品非常发达,可能会对重庆有启发。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