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11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以“老城•新城•都市圈”为主题的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首都发展与治理、都市圈协同发展、老城改造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靳诺在致辞中表示,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首都治理智库的研究中,有几点需要牢牢把握。首先,要遵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在维护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问题上,特别是在突出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方面。其次,平衡发展与宜居的关系,优化大首都圈的发展,要构建与首都功能相匹配超大型城市有效的治理体系。再次,研究治理“城市病”的问题,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的同时,也要克服和注意“智库病”的问题。
中国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夏成表示,北京的规划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为出发点,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他表示,要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为突破,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围绕这个任务,至少要从五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继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二是进一步强化“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三是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四是着力解决“大城市病”,包括公共交通优先,住房改革,环境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五是严控城市规模,加强沿线区域空间管控。
“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金名片。保护北京老城对于文化传承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北京的规划和治理,他表示,北京的发展应以人为本,所有工作最后要落到人的身上,要把重点从改变城市风貌转移到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上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说,“中国城镇化的上半场我们比较重‘物’,我觉得下半场应该更加重‘人’。”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理查德•勒盖茨认为,与华盛顿一样,北京也是一个充分规划的城市。二者的区别在于华盛顿仅承担政治中心这一角色,北京还兼具金融、科技创新等功能。北京目前正在做“去中心化”的工作,这是十分必要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这也是大势所趋。他表示,北京的发展和治理要持续关注绿色出行、维持劳动力水平以及大数据应用等。
日本东京都前副知事、明治大学教授青山佾介绍了东京在解决交通问题方面的经验。他说,作为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市,东京始终坚持以复杂精密的地铁网络和立体的道路规划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他表示,东京的地铁网络已深入各个角落。同时,东京还在不断修建新的地铁线路。不断提升的便利性促使乘坐地铁出行成为东京人的生活方式。他说,明年,奥运会即将在东京举行,这是继续完善东京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又一契机。
与交通拥堵一样,高房价也是首都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帕特里克•加雷斯对此表示,巴黎市政府非常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但另一反面,巴黎的房价不断攀升,巴黎与其它地区的房价差距不断拉大,这也导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持续存在。这一问题值得包括北京在内的所有国际大都市思考。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