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5G时代来临,媒体如何下好“取舍”这盘棋

发布时间:2019-11-27 14:29:53 推广来源:中国网

10Gbps的峰值速率、低于1毫秒的时延、日趋成熟的AI服务、“万物皆媒”的到来……5G不仅带给了用户全新的体验,而且更是以其引发的“革命性”变革按下了媒体的“重置”键。

作者:江鸿(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内蒙古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

10Gbps的峰值速率、低于1毫秒的时延、日趋成熟的AI服务、“万物皆媒”的到来……5G不仅带给了用户全新的体验,而且更是以其引发的“革命性”变革按下了媒体的“重置”键。5G时代到来后,媒体应该怎么办?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成了摆在媒体面前的一盘不得不下的“棋”。

为了下好这盘“棋”,2019年11月20日,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科技日报社共同主办的“5G时代媒体传播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在这场以“5G改变世界,5G创造未来”为主题的论坛中,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提出了“媒体需要主动迎接挑战,强化互联网思维和智能传播逻辑,秉持开放、平等、共享、互动的融合理念,将优质内容资源作为基础,将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和工作机制作为支撑,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作为手段,将培养新型传播人才作为保障,积极进军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媒体国际传播主战场,将优质的信息内容转化为新媒体环境下国际受众乐于接受的文化产品”……的建议,为面对5G“棋局”的媒体想了方法、支了“大招”。

面对5G“棋局”,会“取”才能发展,有“舍”才会进步。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媒体一方面积累了可资利用的大量工作经验,但另一方面也沉淀下了诸多不适应5G特色的陈旧做法,对此,媒体只有做好取舍、增减,重置启动键,才能更好地乘上5G发展的“东风”,迎来转型发展的“又一春”。

但取什么?舍哪些?这是下好“取舍”这盘棋的关键。为此,本次高峰论坛也给出了提示——“四取、四舍”!

“四取”即“取理念,取内容、取技术、取人才”。

5G时代,以“开放、共享、平等、互动、服务、精准”等为特色的互联网思维正在日趋成为指引媒体前行的核心思维,也正是借助这种群策群力的互联网思维,诸多媒体在组织结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经营运作方面实现了“重置”,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

当然,除了取理念,还要取内容、取技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如果没有了持续性的优质内容输出,媒体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但5G时代媒体的内容生产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的“PGC”式的生产方式,而是在技术手段支撑下的“众包”、“UGC”、“OGC”……等新的生产方式,呈现出了专业内容、众筹内容、机器内容交相辉映的新特点,不适应、不应对这一特点,媒体的内容之核恐怕就会大幅萎缩,甚至最终遭遇用户的“手指投票”,遭遇用户市场的“滑铁卢”!

实现技术手段与内容生产的充分融合,5G时代的媒体就会具有“双轮驱动”的良好发展动能。

不过技术手段再先进,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对深度内容、温情故事的渴求是技术难以解决的,为此,在“取”的过程中,人才也就成了5G时代媒体发展的重中之重。好的内容离不开人,好的经营离不开人,好的管理也离不开人。离开了优秀的融媒体人才,再好的媒体也不会走长、走远!

培养起一支专业性与全能型相结合的人才梯队,5G时代的媒体也就有了“手中有人,心里不慌”的发展资本。

而“四舍”则是“舍陈旧思维、舍保守做法、舍落后管理、舍俯视姿态”。

人员安排一成不变、工作方法一成不变、管理举措也一成不变,不敢于尝试新做法、不敢于探索新路径,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发布内容……诸如此类的现象目前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于部分媒体身上。不及时舍弃这些缺陷就犹如给本已步入了5G发展轨道的媒体带上了一套阻碍其发展的“枷锁”,长远来看,不利于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立稳足,更不利于媒体传播力的提升。

做好“取舍”离不开改革,更离不开创新。在这方面,作为中国国际传播事业国家队中国外文局为众多媒体树立了“取舍”式改革的榜样。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主阵地,加快了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全媒体传播平台、国家级智能翻译平台等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增强了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的交流,其旗下中国网推出的英文微视频栏目《中国3分钟》截至2019年7月在海外社交平台的总播放量突破12.4亿,累计网友互动超过550万次,这种将传统的内容生产有取舍地转向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做法取得了突出的传播效果。几年来,中国外文局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提前下活了5G时代“取舍”这盘棋,其做法也颇值得其他媒体研究。

5G时代,媒体的可选择项很多,可舍弃项也很多,但如何“取舍”还需要媒体结合自身实际,挖掘自身专长做出决定,在这方面切忌“邯郸学步”、“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就很可能将这盘“取舍”的“活棋”下成了“死棋”,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