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左琳)企业作为开拓海外市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主体,不仅要“走出去”,更要在这个过程中维护好自身形象,进而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在12月3日举办的2019•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发表主旨演讲,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提出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形象意义重大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企业陆续在各国拓展业务,中国凭借2018年对外直接投资1430.4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海外形象也不再只存在于单一的新闻事件、媒体报道和文化概念中,更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一点一滴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多了一个认识中国的窗口。
“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宏观层面。”隆国强指出,国际社会更多是从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服务、中国企业的行为直接感受中国,所以中国企业形象直接会影响到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中国国家形象,尽而会影响到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经贸政策甚至外交政策。
除此之外,隆国强认为,从微观角度讲,中国企业海外形象也关乎到企业自身在海外经营的环境。“如果企业形象好,走到哪儿都受欢迎,一定会简化很多程序;相反,如果在有些地方有个别企业不当行为使中国企业形象受到了伤害,可能东道国就会给企业‘额外’的关注,加重对企业的伤害。”
搞清“怎么做”与“怎么说”
在隆国强看来,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要从两个方向着手——“怎么做”与“怎么说”。
在“怎么做”的层面,隆国强建议企业要主动对接东道国发展战略,为当地发展作出贡献;牢固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同时履行好社会责任,做合规经营的模范。
隆国强解释,历史上,很多国家对海外投资非常警惕,认为外来投资者特别是跨国公司会掠夺东道国资源、冲击东道国市场、污染了东道国环境等。今天世界各国欢迎跨国公司来,一是因为东道国看到了外来投资对本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方面,也是因为跨国投资者本身做了很大调整,不再只盯住自己的商业利益,而是和东道国国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更多考虑怎样与东道国实现合作共赢。中国企业作为投资后来者,更要吸收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充分考虑东道国的愿望。
想实现合作共赢,就要避免中国企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加强内部协调与相互合作;和东道国企业与政府加强合作;还要与第三方国家企业开展海外合作,学习他人经验,互相借助优势与品牌,更加顺利开展国际化经营。
“中国企业‘走出去’深深受到国内经营理念方式的影响,其中有一点不足的,就是合规经营意识不够。你以为可以打擦边球,但实际上埋下巨大风险。”隆国强表示,如果一家企业合规经营出现问题,影响的不仅时这一家企业本身,还有其他企业的行为标准,甚至是中国国家形象。
“合规是个底线,是必须要被高度重视的事。”隆国强表示,从理念到企业内部机制、人才建设等,企业都要做好合规经营的准备,在此基础上,企业再进一步通过慈善事业、环保、教育、医疗、民生等其他方面,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
怎样才能“说得好”
隆国强认为,会说故事、会传播是塑造海外形象的第二要点。多谈共性、在商言商、主动和当地媒体智库交朋友,是“说得好”的三个方向。
从文化传统到治理方式,每个国家都有独特性。“但从交朋友的角度来说,你愿意和不一样的企业交朋友,还是和有很多共性的企业交朋友?我们提升海外形象,要着眼于交朋友,在表达自己的同时多讲与东道国的共性。”隆国强说,中国是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兴大国,企业竞争力也日渐增强,国际社会上势必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我们要在形象塑造过程中扎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才会让东道国、国际社会更好接受我们的企业。”
“我们很多企业动辄讲国家战略,但是毕竟内外有别,在海外开展国际化经营要注意表述方式。企业一定要在商言商,企业要为了商业利益和东道国形成共赢,而不是过多讲商业以外的事情。”隆国强说表述。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很注意处理在海外的政商关系,但依然不够。“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和当地媒体、当地智库机构进行交流,让他们真正了解我们、理解我们,让他们嘴说中国故事,效果会更好。”隆国强说。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