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
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这里,蕴含着丰富的神话传说
和浓郁的地方风情,
也是大众了解贵州的重要窗口。
古镇因身傍青色岩峰而得名,古为屯田驻兵之地。青岩城的选址和营城是冷热兵器兼用时期的产物,明清两代都把青岩作为重要的军事据点。古镇的城墙倚山势而建,既高且陡,是眺望整个古镇最好的地方。站在城墙上,充分感受到青岩古镇的高垒厚墙,正是充分考虑军事需要而建造的。
鸟瞰青岩古镇。从高处俯瞰,蜿蜒的城墙将青岩古镇环绕,雄伟绵长,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沿着北城门、龙泉寺、文昌阁、青岩教案遗址等历史遗迹,青岩古镇记录诉说着曾经的军事战斗和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错落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技艺精湛,凸显了古镇人民的建筑智慧,糅合了过去与现代的元素,古韵悠悠又不乏活力。
万寿宫位于青岩古镇西街3号,由正殿、配殿、戏楼和生活区等组成。
青岩古镇万寿宫屋檐上的精美雕刻。
古镇建造在山坡上。镇中石板路曲折蜿蜒,高高低低,峰回路转,格局给人一种立体的透视感。明清街是小镇的主道,这里是古镇最繁华的地方,分布着一间间商铺。背街是青岩古镇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已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
青岩古镇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立体美感。
街边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路窄而幽静。石板路的石材是当地盛产的页岩(又名千层岩),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当地工匠将糯米熬成浆,加上生石灰和黄沙粘合砌成,无论风沙或者雨水冲刷都依然坚固。
青岩古镇街边都是层层片石垒起的院墙,极富地方特色。
青岩古镇内仍有许多原汁原味的古老民居。
古镇保留了许多名人故居。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置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这里来,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古镇居住过。
邓颖超母亲曾居地。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女士曾居于此,现仍为民居。
过春节时,青岩古镇有跳花灯和舞龙的习俗。花灯寄托着百姓的美好愿望,花灯剧有传统剧也有现代编排,灵活有趣。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的舞龙表演在喝彩声里凝成欢乐的节日海洋。预祝吉祥的农历六月初六,是生活在青岩的布依族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用五色糯米包大量的粽粑祭祖、招待宾朋。
四川会馆。青岩古镇上有许多地方会馆,会馆是商人兴聚的结果,由共同籍贯及目的的商人一起捐资而建。
匠人展示手工制作银饰技艺。
沿着青石板
铺就的古驿道前行
这里,古韵悠悠......
(摄影报道:陈建/人民画报)
(内容来源:2019年10期《人民画报》)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