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尉红琛
作为航天行业的“新动力”,民营力量作为国家力量的补充能够推动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12月12日,《北京周报》记者走进位于中国东部的浙江省湖州市经济开发区的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这也是中国首个民营火箭和发动机生产制造基地。
总经理杜方平介绍,蓝箭航天主要致力于研发和制造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液体火箭动力系统及以液氧甲烷为推进剂的新型液体火箭。其中,以液氧甲烷为推进剂的火箭是蓝箭航空的最大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空白。“跟传统推进剂相比,液氧甲烷无毒无污染、低成本、具有可重复使用的潜质。”
据悉,未来随着研制进度的加快,该基地预计将形成每年200台火箭发动机、20枚中型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杜方平认为,卫星发射市场有着无限的开拓潜力,民营航天企业将成为中国航天生产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补充。
图为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外观。(尉红琛摄)#p#副标题#e#
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内部大厅。该智能制造基地成立于2018年3月,主要承担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天鹊”发动机的研制及总装,火箭发动机及组合件的液态试验等工作。(尉红琛摄)#p#副标题#e#
蓝箭航天(湖州)智能制造基地展示厅展示的“朱雀二号”系列火箭模型。(尉红琛摄)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