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凤娟 袁亚楠报道)1月14日,2020中国—东盟迎新春增合作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一年东盟经济将持续增长,东盟国家商机纷呈,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可做的事很多。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京出席2020中国-东盟迎新春增合作系列活动并讲话。
2020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空间广阔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是中国与东盟对话合作机制之一。许宁宁执行理事长表示,中国与东盟比邻而居,睦邻友好,经贸互补性强,有着经贸合作的良好基础、共同的发展愿望、相互合作的需求,双方均明确反对贸易保护、单边主义,基于此,2020年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经贸合作可干的事情、需要干的事情非常多。
一是共同落实和执行好已经达成的共识,并不断扩大新的共识,包括落实好两个月前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布的《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
二是着力实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施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共同采取一系列举措应对挑战,化危为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焕发新的增长活力;
四是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构建地区优势互补的新产业链,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五是共同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以更大开放市场、凝聚多方力量,来开发区域增长潜力。
缅甸商机值得关注和开发
1月17日—18日,习近平主席将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充分体现了中国视东盟为外交的优先方向。
许宁宁谈到,缅甸预计2019/2020财年国内经济增长率为7%,其中:农业增长2.5%,工业增长8.6%,服务业增长8.1%。在建筑、运输业方面的投入以及对更多原材料进口的需求,预计贸易逆差将大于上个财年。
近20多年来经常到访缅甸的许宁宁介绍道,缅甸是农业国,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大米、豆类、水果、蔬菜都易种植,沿海渔业和淡水水产养殖发展潜力大。
缅甸人口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迁移,带来了餐厅、娱乐、教育等发展需求上升。
缅甸的旅游业和酒店业发展空间大。目前,第一次短期访问缅甸的外国游客大多前往仰光、巴甘、因勒湖、曼德勒,然而,缅甸还有许多未经开发的自然美景。
缅甸需要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多,这对从事承包工程的企业,从事生产工程车辆和设备、建材的企业是商机。缅甸计划大力发展电力,有电力工程、电力设备的需求。
缅甸拥有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多种多样的农作物,有助于资源加工制造业发展。缅甸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木材资源,适合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木材加工业发展。
去年,缅甸工商联合会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还就在缅甸仰光市推动设立中国工业园区达成共识。该联合会主席佐敏温与许宁宁多次会见时表示,共同为两国企业合作提供协助。缅甸工商联合会是缅最大商会,下设一系列全国性行业协会。
许宁宁执行理事长表示,此次习近平主席应邀访缅,必将带来两国经贸合作的新发展。
老挝总理望中国企业家多到老挝投资兴业
许宁宁谈到,应李克强总理邀请,老挝总理通伦在1月5日—9日对华进行了正式访问,推进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老挝总理是东盟国家中今年首位访华领导人。访华期间,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与老挝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了中国—老挝企业家座谈会,促进双方企业在新形势下合作发展。
通论总理在座谈会主旨演讲中表示,希望中国企业家多到老挝投资兴业,老挝政府将为中国企业家提供各种便利。
1月7日召开的中国—老挝企业家座谈会,是开会几天前老挝驻华大使专门到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商议的,许宁宁执行理事长谈到,虽然筹备时间很紧,但中国企业家报名人数大大超过计划,原计划100人出席座谈会,结果报名了300多人。中国企业家报名参会踊跃说明了关注老挝商机的企业多。
许宁宁在座谈会致辞时表示,2019年1-11月份,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中,老挝高居第二位。中国企业家不仅关注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商机、农业开发商机、加工业发展商机、旅游合作商机,而且也关注老挝数字经济发展商机。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中老数字经济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大。
建议在东盟国家设立中国商务服务中心
许宁宁谈到,当前,中国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合作需求增长,但双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合作普遍存在商务信息少、商务渠道少的问题,对此,建议在东盟有关国家设立中国商务服务中心,一是为当地企业提供走进中国、开发中国市场的商务咨询。二是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避免走弯路,提高贸易、投资效率。中国中小企业尤为需要咨询服务,需要在经营中掌握所在国市场特点、民众心态等。
设立中国商务服务中心,应在中国驻外使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设立中国商务服务中心,虽然需要中国有关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但这方面的投资是值得的,这一投资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商会。让广大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是“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体现。
许宁宁指出,中国企业走进东盟时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经营方式,要提高国际合作水平,不能“太任性”“想当然”。东盟国家欢迎中国企业前往投资,是欢迎遵守法律、尊重当地民俗文化的投资者,是欢迎不破坏自然环境、惠及当地发展的投资,更欢迎技术含量高、有利产业升级的投资。
许宁宁最后谈到,中国与东盟大量经贸合作工作的推进,需要双方应进一步明确合作目的,其目的就是长期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发展;需要切实发挥已有合作机制的作用,需要调动各方资源和积极性参与推动合作;需要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重点合作领域(产业、项目)应是:关切+互补,即各方关切度高并且双方互补性强,着力“关切+互补”领域的合作易于开展和配合,易于见效。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合作工作有许多,但还是要注重将合作做细做实,应从“面的展开”到“质的升华”。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