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图右)介绍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1月17日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
“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究竟如何;2020年,中国经济又该向何处发力?
稳定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1%,总量达到99.1万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突破1万美元的大关。
2020年1月初,世界银行发布新版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报告》预计,在贸易、投资疲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实际增长2.4%,比2018年低了0.6个百分点;美国实际增速为2.3%,欧元区19国与日本的实际增速都约为1.1%;印度约为5%。
“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在稳步提升,人民生活在持续改善;不仅为中国今年将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事业作出了我们应有贡献。”宁吉喆认为,这一数据“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中国经济的运行平稳不只表现在GDP总量与增速上,也在各个重要指标中有所反映。
2019年,中国就业持续扩大,月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0%~5.3%之间,低于年初提出的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第七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价格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外贸外资逆势增长,201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4%,货物贸易顺差比上年扩大25.4%,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1—1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增长的质量效益提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下,“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果得到巩固,区域发展的差距亦有所缩小。
隐忧仍存
虽然以上经济数据表现亮眼,但还有一些指标令人担忧。其中,第三、四季度的GDP增速创下该数据自2009年以来的新低。
针对这一变化,宁吉喆表示,季度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存在下行压力。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2019—2020)》就用“增速放缓与结构分化的2019,下滑但不要悲观的2020”总结这两年的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严峻,导致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在外部冲击下,国内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凸显,再加上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内外因素叠加,造成GDP增速持续放缓。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的GDP增速依然在6.1%,应该说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代志新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但还有一些风险点亟需关注。
“企业债务问题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代志新说,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市场可能会面临一波债务违约潮。债务违约会打击市场信心,让市场参与各方都变得更加保守,抑制市场交易活动,进一步推高企业融资成本,为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这个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发力,建立稳定的政策预期,帮助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民营企业发展好能让经济更加灵活,预期更加积极,生活更有盼头。”代志新表示。
向高质量经济发展
种种压力也为中国经济在2020年的发展方向留下探讨的空间。
宁吉喆表示,从过去几年看,中国政府加大“六稳”工作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张志勇也认为,2020年,中国应该继续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防止经济增速惯性下滑。
在代志新看来,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速回落幅度加大、经济结构分化明显的特点,2020年面临情况基本相似,因为2019年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因此,宏观政策的着力点需要更加关注微观机制,只有传导机制搞明白了,政策才能起到作用,不能大水漫灌,要更加精准,宏观要稳、微观要活,着力点要精准,政策设计要激励相容,充分考虑到整个经济体的复杂性。
“2020应该要在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中美贸易冲突的恐慌期已经过去,适应性调整基本到位,恐慌期基本过去,因此信心会有所回升,这为经济结构调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20要重在补短板,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要注意旧动能缓缓图之,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不宜一刀切。”代志新说。
“我们并不刻意地追求经济增速,而是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发布会上,宁吉喆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张德勇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要继续发挥内需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好投资对改善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加大创新引领发展力度,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张德江认为,接下来要必须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确保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控好物价,防止CPI结构性涨幅较大带动整体性上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记者 左琳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