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信息公开是消除恐慌的最好“疫苗”

发布时间:2020-01-25 21:46:26 来源:中国报道

△ 1月24日,首批上海医疗队成员华山医院护士长汪慧娟(左)在出征前整理医疗物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已经进入第二波流行上升期。

在大年三十(1月24日)晚,由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官方账号发布的《武汉紧急求援!》一文在网络上疯传,文章表示多家医院物资紧张,可能只够维持3至5天。同时,多家医院也直接在网络上求助。在社交媒体上,关于武汉医疗资源紧张、患者收治困难等方面的种种传言也不断。

虽然是传统佳节,但全国人民心系武汉,心系湖北疫情重灾区。武汉同胞这个年怎么过?救援医疗物资都调配到位了吗?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能得到保障吗?感染患者和疑似感染病患能及时得到救治吗?疫情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这些问题,牵动着亿万网友的心,也让各种消息甚嚣尘上。

假如官方信息披露不够,那就给谣言让出了传播空间;民众知晓的真实信息越有限,谣言滋生的土壤就会越多。当前,唯有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才是消除恐慌的最好“疫苗”;唯有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才能消弭官方和民间舆论场的鸿沟。

大年初一(1月25日)下午,武汉宣布进一步阻断武昌、汉口、汉阳“武汉三镇”之间的公共交通,中心城区实施机动车禁行管理。同时,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之外,半个月之内再建一所“小汤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新增床位1300张。截至25日19时,全国已经有28个省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涵盖了中国绝大部分人口。

疫情防控不断升级,形势不可谓不紧迫。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全媒体信息化时代,人心是最大的战场。及时全面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网络舆情和公众关切,是安定人心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夯实政府信用根基的必要步骤。

信息公开,不仅要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数量,病情分布的特点和趋势,预防和控制的相关方法和手段,有关政策和措施的解读等,也应包括防控工作的进展、难点和薄弱环节,资源调配和落实的情况,目前遇到的困难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等等。社会公众只有充分了解了、心里有底了,才能明白处境、建立信心、避免恐慌。

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中华民族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面对疫情,只要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中国报道》评论员 徐豪

图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