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早消息,1月27日0-24时,湖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达到1291例,是疫情发布以来的最大增幅。
看到这个数字以及网友们对当下疫情潮水一般的讨论,小百通有些话想说。
先说说这两天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事——湖北的主政官员密集召开发布会,并接受央视采访,正面回应了当地疫情的有关情况。
不能否认,这些回应尤其是其中披露的一些信息引发了不少质疑。
但在小百通看来,此举很可能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关键节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拐点。
为什么这么说?回顾此次疫情防控,有着几个关键时间节点。
第一,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钟南山院士证实,病毒存在“人传人”。
事实上,此次疫情在2019年年末就出现了,但一开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月20日,情势急转直下。
相较于先前武汉官方传递出的相对乐观的信息,“人传人”的消息对民众和媒体来说无异于重磅炸弹。
第二,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封城”之后的武汉街头。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有人说,对于一个超千万人口的城市,采取“封城”的措施来应对一场疫情,在人类史上是罕见的。不过小百通觉得,也正因武汉“九省通衢”的重要地位和城市的超大体量,这样的非常之举,才更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必要之举。
但现在来看,还是有些晚了。前天,武汉市长周先旺透露,由于春节或者疫情的因素,大概有将近500多万人离开了这座城市。
第三,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党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
自此,这场疫情防控战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疫情防控工作从省、市一级上升至国家层面,开始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格局。
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一下飞机直奔收治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最多的金银潭医院,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李克强总理专门来到正在加紧建设、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火神山医院工地,勉励工人们加班加点,加快建设进度。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1月27日,正月初三,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作为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李克强总理赴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这些关键节点,都对疫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小百通看来,这两天湖北及武汉主政官员的接连发声,同样是值得关注的关键节点。
在当地官员的正面回应下,武汉的情况更多地被披露了出来。这些信息引起了很大的舆论反响,对武汉的质疑和谴责也不绝于耳。但正是这些不断爆出的信息,说明武汉及湖北已经开始正视防控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并将其暴露在其他省市及公众眼前,而这也是将疫情防控工作调整到正确轨道上来的必要条件。
官员的坦诚,是让民众放心的第一步,哪怕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这就是它带来的最大好处。
此外,疫情发展到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心,还需要对此前工作中存在的重要疏漏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确保下一步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为战胜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积累重要经验。
毫无疑问,此次武汉政府暴露出的管理方面的短板和弊端,无论如何是推脱不掉的。比如武汉市长周先旺承认的信息披露不及时、“封城”之后医护人员的交通保障问题等等。
事实上,周先旺已经说出了武汉遭到质疑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回应央视主持人“为什么武汉政府连轴转,还转不好?”这个提问时,他说:“应对危机的能力,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办法,还需要很好地完善。”
说到底,主政一方,并不是只看当地的GDP增长就够了。我们一直在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绝不是一句口号。它不仅意味着高效的日常管理,还意味着面对突发事件时得当的应急处置,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活的能力。
武汉的官员就面临着这样的一场大考,而现在还远未到交卷时间。
针对武汉“封城”的举措,周先旺说:“有可能把疾病阻断了,但是在历史上我们都会留下骂名。因为关门人民群众对我们有意见,我们革职以谢天下,只要把疫情控制好我们都愿意。”
但小百通倒觉得,让官员留下骂名的,绝对不会是壮士断腕的抗疫决心,也不会是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的举措,而是作为一地主政官的推诿和不作为,以及应对措施的迟缓和不得力。
900万武汉市民也用实际行动来回应了政府的举措。“我们关门以后,没有人说来上访,没有人说找市政府、市委要个说法,很理性,很配合。”所有留下来配合防疫工作的武汉市民,都值得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还是那句话,信心很重要,但这个时候比的不是谁的勇气大,而是理性、耐心和科学。这是一场持久战,由于初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武汉以及其他输入病例城市的卫生管理、城市管理都面临着大考。尤其是现在的很多城市,就像是2019年12月底的武汉。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建立一套有效的发现病毒、治疗疾病的控制体系,如果这种体系迟迟无法建立起来,疫情很有可能会进一步爆发。
除了对疫情本身的控制,其他方面的管理也同样需要关注,部分地方出现了哄抬物价、出行不便甚至是个人信息的泄露……这些也同样不能忽视。
再说说武汉离开的这500万人。
这两天,小百通的一个微信群里收到了一份“某某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摸排登记表”,里面详细记录了老家一个小县城里几百位从湖北返乡人员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以及家庭住址。
这样一份本应由内部人员掌握的资料,是如何在各个微信群中流传的?上网一搜,发现类似信息泄露的情况绝对不是少数。
事实上,传播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并不能将病毒和疫情隔绝于外,反而会让本应协力抗疫共渡难关的乡里乡亲产生隔阂。
不能否认,500万人中确实有因为担心疫情而临时选择离开的人,但更多的是因为春节而返乡的外乡人和高校学子。今年的春运较往年更早,很多人在返乡时并不知道他们的返乡路意味着什么。我们要隔绝病毒,但绝不应该将现代文明、基本的道德和同胞之情都一并隔绝。
2020年,对中国来说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年。
中国人民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1998年的大洪水,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国人民一次也没有认输,最终都扛了过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硬扛”是唯一的办法。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抛开官员的面子,及时公开信息,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作出更得力的应对;从普通民众层面来说,要保持信心,相信科学,做好自我防护,不给社会添乱……这些都是我们战胜这场重大疫情的必要条件。
撰文 / 宁静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