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戴红安全帽者)和他的团队在执行医院保电任务。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岩)“每次看到又有得新冠肺炎的孩子出院,都是我内心最高兴的时刻。”王浩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首先说了这样一句话,“要说我在儿童医院里做什么,我是做保电的,说白了就是个‘电保姆’。”
的确,他和他的团队成员并不是那些直面病患、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但是他们的工作岗位在最接近抗击新冠肺炎的前沿——武汉儿童医院,这是武汉市唯一的感染新冠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他们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24小时奋战在医院供电保障的一线,守护着这些祖国的花朵。
“我儿子也在这住过院,就当是报恩吧!”
电工电子专业出身的王浩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最初当电工到现在的项目经理,与电打交道已经有13个年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老电工”。这期间,他参与过无数的电力运维项目,但是这次的任务却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
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不断扩散,越来越多的儿童感染患者被送进武汉儿童医院救治。也几乎就在同一个时间,1月31日,王浩和他的7名队友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为这个专门救治儿童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进行电力运维服务,从此开始了每天两班倒、每班12小时的值班模式。
“刚接到这个任务安排时,说实话我也很害怕,心里没底。我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又要去医院那种近距离接触患者的地方,风险真的是很大的。”王浩这样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王浩就职的中国电建湖北装备公司是2020年度武汉儿童医院电力托管单位。作为项目负责人,王浩告诉自己必须冲锋在前,但是如何做通队友们的思想工作,让大家不畏风险,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成为摆在王浩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我自己的故事。”多年的经验告诉王浩,关键时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比硬性命令更管用。在动员会上,王浩给7位队友们讲述了自己儿子的就医经历,希望能够唤起他们的工作热情。
原来,王浩的儿子 6个月时,去当地社区接种麻腮风疫苗和流脑疫苗后没多久,出现嗜睡、发高烧等不良症状。这让全家急得团团转,不得不凌晨3点紧急送往医院。“去最专业、最权威的儿科医院,这是全家当时的第一反应。”
事实证明,武汉儿童医院没有辜负王浩一家的信任,当天晚上快速完成诊断、化验、输液、打针、住院等一系列就医程序,不到3天时间便康复出院。出院后一周还收到医院打来的回访电话,并嘱咐我们要留意孩子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
“我切身体会过抱孩子看病住院的焦急心情,在疫情严峻的时刻更是如此。我女儿也在这儿住过院,就当是报恩吧!”也许是王浩的故事感动了大家,也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队员们纷纷响应,愿意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是离疫情最近的‘电保姆’”
“4号变压器4AA3电容补偿柜智能补偿器报警,请立即前往抢修!”“收到!”2月3日12点23分,接到抢修信息后,王浩立刻丢下手中的碗筷,赶赴故障现场,不到10分钟,两个烧毁的接触器更换完毕,报警解除。
“医院必须保证24小时不断电,停电是攸关生命的大事。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医疗照明以及各种检测设备、诊疗设备,包括重症患者赖以为生的呼吸机、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都离不开电。电可以说是照亮生命的保障,这么说其实一点都不为过。”王浩说。
随着近年来不断扩建和翻新,武汉儿童医院配电系统也增容数倍,现已有5个高低压配电室,41台高压KYN28柜,12台变压器,104台低压柜以及两台总负荷2000KW备用发电机。“每个电气设备都能智能报警,在电脑显示屏自动显示。” 医院采用配电智能系统,遇到配电柜及线路等比较大的故障,监控人员坐在电脑面前便可实现24小时远程监控,并在5分钟内赶赴现场, 1小时内完成消缺。
作为一个老电工,王浩有两个习惯,在儿童医院值守期间依旧如此。第一是电话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第二是随身携带便携式工具箱,里面装着多功能万用表、试电笔、绝缘摇表等常用工具。
“针对一些高低压柜微机保护及控制监测故障,必须对每根线路仔细测量排查,这样才能降低大故障的发生率。”为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王浩带着工具箱每2个小时要巡查一次,认真抄写电压、温度等近30项专业数据。5个高低压配电室分布在3个远近不同的地方,一天下来,他行走步数经常突破2万步。
与单个保电项目不同,医院是24小时监控,受感染的风险较高。为确保队员们健康安全上岗,王浩每天要给队友测量体温两次,办公区消毒作业一次,并随时提醒队员们带好口罩。 截止2月12日,医院电力供应一切正常,未发生一起重大故障。
“看到孩子家长沉重的眼神,我更加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
“我也是后来才知到,原来我的岳父也被感染了新冠肺炎。家里人为了不让我分心影响工作,愣是隐瞒了好几天才敢告诉我。”说到这里的时候,王浩的语气中还是带着一丝焦急与愧疚,“孩子姥姥姥爷为我们一家付出的太多,儿子从小都是他们带大,现在岳父住院也不能看上一眼,我很愧疚。”
“但是,每当我在工作检修中穿过医院门诊部的时候,都会看到孩子家长沉重的眼神,这让我更加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决不能出现任何保电故障。”王浩用坚守岗位的方式来抗击疫情,来保证医院的医护人员更好的救治儿童患者,并企盼着这些孩子能够尽早康复,再次绽放出笑容。
对于丈夫的忙碌,王浩的妻子梁思思很能理解,从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她明白,相对于儿童医院里的母亲来说,自己现在很幸福。这个当“电保姆”的丈夫,在她眼里更像是一位“守护神”,在全身心地保障儿童医院里那“生命之光”。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