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穿行在武汉的司机:只想为抗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发布时间:2020-02-13 17:06:4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市公交、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系统相继停运,为保障昼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安全高效出行以及社区居民的紧急出行,越来越多的司机师傅加入公益志愿者车队,他们只想尽自己所能为抗疫做点事。

“只希望他们能在我车上睡会儿”

“不好意思,我正在去接一位医护人员的路上,晚上10点再联系吧……”2月6日,当《中国报道》记者拨通武汉市滴滴司机师傅杨俊的电话时,遭到了他的“拒绝”。

晚上10点,在他吃晚饭的间隙,讲起了他在武汉做志愿者的故事。

为抗击疫情,1月23日上午,武汉市公共交通停运,离汉通道关闭。杨俊被留在武汉,不得不与家人相隔两地过春节。正想着趁春节假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的杨俊,却在滴滴群里看到了招募“医护保障车队”的通知。“当时我直接报了名,也没想太多,自己也没什么事,疫情又那么严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挺好的。”

然而,刚开始的工作并不那么容易。由于专门针对医护人员的线上叫车功能还未实现,杨俊他们接单前只能拿到医护人员的手机号。“医护人员工作时间不固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打电话他们方便接,所以我一般就先发短信,等回复了,我再加微信,方便他们发定位给我。刚开始效率比较低,为了能尽量多地服务到医护人员,我一般早上6点出发,一天工作大概13—14个小时。”

杨俊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前期,接到医护人员后他有时会主动和他们聊聊天,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但后面再也不主动聊了。“有天我接到一位医护人员,上车后我们没聊几句她就睡着了。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也莫名地感动,我赶紧把车内声音都关掉了,希望她在车上好好睡一会儿。所以,从那之后,一接到医护人员,我就会把车内声音关掉,好让他们在车上能安静地休息一下,他们确实都太辛苦了,有些医护人员上车就能睡着。”

自1月25日至今,杨俊还在一线坚守着。他平均每天能拉十多位医护人员,经常是早上五六点钟出发,夜里十一二点回来。虽然很累,但他每天仍干得不亦乐乎。

“这个春节,虽然没有休息,没能和家人团聚,但在武汉有很多暖心的事儿感动着我。”杨俊说,“刚开始接送医护人员时,一天能吃上两顿饭就不错了,一般是早上在家匆匆吃个早餐,中午和晚上有时间了吃碗泡面,没时间的话就吃点零食。最近,有一些自发的爱心组织开始给我们送午饭和晚饭,有时候还配有水果,很感动。”

“相信疫情很快就能结束,因为有这么多人都在积极努力。我也会继续做好防护,继续为医护人员做好服务。”杨俊说。

非典都扛过来了,这次疫情我们一样可以扛过去!

“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力做点贡献,这个事情我必须去做。你们不同意,可以先回娘家,我一个人住在家里,等我把这个事情做完了,你们再回来。”说服家人先住到老丈人家之后,邹建平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首汽约车应急“社区保障车队”。

他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所有像他一样决定加入应急“社区保障车队”的首汽约车驾驶员来说,都会是一场“硬仗”。但是,他对自己、对整个抗疫工作都充满了信心,这种信心或许是来自于驾驶公交车28年的丰富的人生阅历,或许来自于2003年,他所在的公交集团一线驾驶员成功抗击非典,无一例感染发生。

邹建平反复说着一句话:“我觉得我挺有自信,非典我们都扛过来了,这次疫情我们一样可以扛过去。我估计这回,以我的身体状况来看,应该抗得住,没事儿,我一点都不怕!”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园博北社区是个保障性住房小区,居住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和棚户区拆迁过来的居民,大部分居民家中没有车,去医院看病很不方便。邹建平是第一位到该社区从事应急出行保障的驾驶员。他一来就马上到社区居委会询问,有没有需要用车的居民。

社区工作人员王欢向邹建平介绍了社区有几位病人经常需要去医院做肾透析的情况,他二话没说就把这个活揽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就开着车来到社区,送肾透析患者去医院,等老人们做完透析,再把他们安全送回家。来来回回无数遍,社区居民对此非常感动。

“以前开公交车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准时准点工作,现在特殊情况下,医疗资源也紧张,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准时出发,顺利回家,不耽误治疗,也不给防疫工作添麻烦。”邹建平说,每次将老人送到医院后,自己在医院楼下一等就是4个小时,这几位居民家里都非常困难,有低保户,有孤寡老人,他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帮助到他们。

因为有的老人做透析的时间比较晚,社区保障车队的师傅们晚上接完老人后再回家也比较晚,于是邹建平跟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请缨,让他们把晚上接送的话都派给自己干。“我就住在硚口区,离园博北社区最近,我晚点回去没事,别的师傅有的住的太远了,弄太晚回去不方便。”邹建平表示,自己现在每天24小时待命,家离社区近,居民们有什么急事,自己很快就可以赶过来。

除了几位需要做透析的居民,邹建平最近还送过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汉阳医院的一位护士,早上6点半要去医院。社区当时通知我时说让我检查一下对方的证件,看是否属实。第二天早上6点20分,我就在社区门口等着了,当这位年轻的护士上车拿出她的证件时,我看到她手上贴满了创可贴,顿时觉得非常心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神色中的疲惫,让我觉得特别揪心,同时也很感动。路上聊了几句,才知道小姑娘已经一个星期没回家了,之前都住在酒店,每天都要自行消毒。这满手的创可贴,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啊。”

邹建平说自己平时很坚强的,但此刻,因为这位小姑娘,却有点控制不住眼泪。让他感动的是,小姑娘还专门送了他一个口罩,让他注意安全。“这个时候,她们自己都缺口罩,还这么关心我们,我觉得我来社区服务的决定是对的。我跟她说,只要她有用车需要,就跟社区联系,一天24小时,我随时都可以去接送她。”内心激动的邹建平还将这个故事分享在了自己的朋友圈,以此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加油,为武汉加油。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