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爆发,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令国人动容、揪心,国内多省份纷纷选调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疫区。集结号吹响,白衣战士义不容辞,有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也有满腔热血、勇敢无畏的90后。
王亚妮, 27岁,是来自宁夏隆德县人民医院的护士。她平日是父母心头的乖女儿,这次却瞒着家人冲到一线。她和4位同事从西北六盘山驰援武汉疫区,在工作中也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既是抗“疫”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90后成长的缩影。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面前,很多人都改变了原来的生活轨迹。
亚妮日记(一)
报名战“疫”
窗外的夜很静。
这个元宵节有些特殊,这是我抵达武汉的第四天。往年,在家乡,隆德社火是最热闹的。今年停办了,改成了疫情防护宣传队,乡亲们都说等疫情结束后,再补一场热闹的社火。从春节前,疫情不断升级,作为医护人员我心急如焚,看到武汉的确诊病患与日俱增,看到一线医护人员超负荷在岗位上奋战,心里很疼。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面前,我们都改变了原来的生活轨迹。
记得是1月27日下午5点多,科室护士群里发出支援武汉的通知,我第一个举手报名了,郭姐让我报上个人信息,还提醒我把身体操心好,说不定要“”蹦”赴前线,我回复说,“么马达”(没问题)。咱西北人就是这么朴实,说话落地成钉。虽然那几天,我还是每天和父母视频通话,却没敢告诉他们去前线的决定,怕他们担心,只是反复提醒他们不要出门跑,老妈笑着说:”广场舞都不去了”。
2月4日中午11点半,群里发来通知,支援前线的名单下来了,杨艳红、蔡芸芸、柳慧、王亚妮、杨艳艳。按照通知,护理部副主任杨姐带队,下午2点为我们举行出征仪式,3点出发去银川集结统一飞往武汉。“这么突然!”我的脑袋里有点懵,之前做好的心理建设有点乱了,同时发现自己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同事提醒我赶紧回去收拾行李。回到家,我收拾了几件宽松舒适的衣服和简单的洗漱用品就赶回医院,临出门,又找了一些感冒药放进行李箱。
在出征仪式上,祁忠副县长,卫生局齐海军局长、陈谭副局长,李敏强院长都为我们鼓劲,赞许我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也悉心叮嘱我们做好防护,平安归来!杨艳红大姐是我们的领队,也是共产党员,她铿锵有力的发言也感染着我。对于疫情的防控,国家采取了最有力的防控举措,这是举全国之力的,也正是中国才能有如此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临别,同事们紧紧拥抱道别,哽咽着说着“照顾好自己”“注意身体”,我感受到她们的不舍,心中却是无悔,可能本来就是一个坚韧的人吧,也有一种上战场的豪迈。青春和使命就要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时刻。
医院里用救护车把我们从隆德送往银川机场,哥哥给我打来电话,第一句就急匆匆地问,“你在哪儿?”“为啥没和家里打招呼就跑武汉!”原来他是在朋友圈里看到隆德医院发的消息,我强压着心中的翻腾,对他说,“就是告诉了你们,我也得去”“很快我就能回来了,家里爸妈你操心着,别替我担心!”不一会儿,老妈也发来视频通话,我看到她强忍着泪水的眼睛亮亮的,声音也压抑着哽咽,反复叮嘱我要操心好身体,做好防护。我鼻子很酸,强装着坚强,傻笑着对她说:“没事啊!”
确实,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和超人,在家里是女儿、妹妹,既然身穿这身医护人员的白衣,国家需要,我们必挺身而出,全力以赴!一个个这样的我们,都在用全力和这场病毒斗到底!
记者 王凤娟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