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一切困难,保障现场施工作业!”这是中建装饰集团所属东方装饰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装饰工程施工员王威在紧张的前线工作时说的。
装饰工程是工程建设接力赛的最后一棒,是确保工程效果的最后一环,也是确保如期交付压力最大的环节。
短短一周时间里,王威先后参加了湖北省人民医院防疫病房改造、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三个抗“疫”工程。
七天三战场
1月29号,王威赶到雷神山医院驰援。
当天中午,他在公司群里看到在号召员工参建雷神山医院的消息,立刻报了名。“这次疫情一开始就发生在武汉,而且也最严重,我是武汉人,第一感觉就是应该为家乡贡献力量。”
下午4点,他突然接到任务:支援湖北省人民医院防疫病房改造项目,并在第二天下午5点病人转入前完成,便带领工人立即往回赶。
到达现场后,王威发现工程最大的问题是隔墙是临时建的,但木门是成品的,尺寸不匹配,只能把门框重新切割再组装。“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医护人员一边消毒,团队一边施工,我们24小时内完成了所有门的安装。”他说,离开了医院的同时,第一批转运发热病人的救护车已经驶入了医院大门。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王威又折返雷神山医院。
2月1号上午,他在雷神山医院完成首个装饰工序样板房,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打下基础。但下午1点半,他又接到通知——紧急驰援火神山医院项目。
王威带着50名工人迅速奔赴现场,一脚踏进比脚踝还深的泥地后,立即带领班组长到工作区域进行实地查看。随即,大家一起搬运材料,分秒必争地忙活起来。
经过一夜奋战,第二天凌晨6时许,他们顺利完成二号住院楼50樘木门的安装和200多平米的隔墙施工,保障了火神山医院的如期交付。
回到雷神山医院后,王威再次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负责三区的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地面PVC地胶铺设,地面瓷砖铺贴,洁具、隔墙板、木门和天花吊顶的安装。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威打趣地说道。几天时间里,他和他的同事在三个医院间来回奔波,日夜不停地作业,最大程度地保证工期,只为及时为焦急等待的患者提供帮助。
战“疫”急先锋
王威说,他平时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外地项目上,基本上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这也是我们行业的特点”。但年前刚做完一个项目还没来得及休息片刻,他又投入到一线的战斗中。
“当时知道中建承建火神山医院,我就在找机会加入到建设大军中,家人也很支持我的决定。”在29日到雷神山医院前,王威也是千万个网上“云监工”之一,后来又身处一线,成为被“监工”的对象。
因为工作很忙,在工地上,王威基本上没有时间和家人通话,只是每天晚上打电话简单报个平安。“家人也知道我很忙,白天从来不给我电话。”一直到医院建设结束,他也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参建了三个医院,总会说自己就在雷神山,怕他们担心。
王威告诉记者,团队工作是两班倒,他是夜班,从晚上10点到早8点。但白天的时候,他的身影也一直出现在工地上。
从1月29号下午1点到雷神山医院,一直到30号下午5点顺利完成省人民医院的改造工程,王威最长的工作时间,是连续28个小时没有休息。
“因为病人马上要转移入院,整个人都处在高度紧张和专注的状态中,根本就没有困意,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解决问题,保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王威说,根本来不及犯困,顺利交接以后回到雷神山的当天晚上,他才补了一觉。
王威说,自己经历的项目不少,但如今最大的不同在于时间就是生命,工期就是军令。“一到项目,我马上就能感受到施工节奏非常快,各种车辆和设备都在快速运转,参建的管理人员为了能提高工作效率,走路都是小跑着。”
“因为工地现场本来就热火朝天,各种声音嘈杂,再戴个口罩,沟通只能靠吼,一天下来大家的嗓子几乎都是哑的。”他说。
因为总能火速到达现场,同事经常开玩笑,称王威是战“疫”先锋,但他却自己不太赞同这个称呼。“我一直觉得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义无反顾和远道而来的一线医护人员才是先锋。”
团结的胜利
据介绍,火神山医院现场建设大致分为地面平整、碎石铺设、细砂回填、防渗层施工、底板钢筋及混凝土施工、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水电暖管线和机电设备安装、室内装饰施工、道路施工、医疗配套设施施工等。
王威告诉记者,火神山医院建设高峰期,约有近千名管理人员,4000多名劳务工人,10多个工种,24小时不间断施工。他所在的项目有49个管理人员,都住在武汉周边。“因防疫管理的要求,很多外地的同事积极请战,但考虑大的防疫形势,都没有成行。”
2月2日,在这个被称为“人类纪元仅有的浪漫日子”,王威的两个同事,一个完成了甜蜜的求婚,一个迈入了22岁大门。
杨毅成是材料运输组组长,原计划在2月2日和未婚妻结婚登记,但却在30号来到雷神山医院。在工地狭窄泥泞的道路上,他调度叉车货车,组织工人搬运,只在当天晚餐的间隙用视频通话求了婚。
肖毅是公司刚入职半年的新员工,1日下午随王威一起赶到火神山驰援,在一宿奋战之后,补过了一个简单的生日。他许下的生日愿望是“一起为武汉加油,希望武汉越来越好” 。
王威说,火神山、雷神山两座援建医院,将为医护人员提供抗击疫情的战场,为患者提供治疗康复的病床,有效减少疫情的传播,让抗“疫”战役加快取得胜利。
在他看来,能够在短短几天里完成医院建设任务,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是一次团结的胜利”。
尤其是从全国各地来到武汉支援建设、捐赠物资的人,王威他想通过记者向他们转达感谢:“谢谢你们和武汉人民一起努力,希望你们保护好自己,战胜疫情过后好好陪陪家人。”
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完成并交付军队。“虽然我只在那里战斗了14个小时,但一想到患者可以及时转过来接受科学专业的治疗,还是非常高兴的。”王威说。
“两山”医院建设完成后,王威将按照要求和规定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仍然无法回家。“但如果公司有继续参建全国各地的‘小汤山’医院的需要,我还是会第一时间提交请战书。”他说。(完)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