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夏区湖泗街王通村村支书胡世林,今年33岁,皮肤黝黑,做事雷厉风行,粗中有细。
下雨天,为腾出双手,他戴着斗笠干活,因此村民常叫他“斗笠书记”。
他带领班子成员一共3人,每天消杀、送口罩、测体温,代购生活物资和药品。
2月6日,他在村里率先升级防控措施:全民监督私自返乡回村,举报奖励200-500元。
至目前,他所在的村无一例发热、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他们一家有4人在抗疫一线,4人都是党员,其中2人是退伍军人。除了他自己外,妻子在江夏区人民医院抗疫,父亲是志愿者,弟弟是邻村干部。
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用毛笔写标语
我的村庄叫王通村,与江夏城区相隔60公里,离武汉市区80多公里。
村湾离城市中心远,有利也有弊。
1月23日,武汉封城后,村湾的乡亲对于疫情仍然持盲目乐观心态,总认为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串门、走亲戚等,一切照常。
必须要紧一紧螺丝了。
当务之急,是要让村民们认识到这个传染病的严重性。
标语肯定是要有的。但当时快过年,又封城了,一时间没法打印横幅。
思来想去,我决定自己用毛笔来写。于是开车到镇上,几乎把镇上所有的红纸都买了下来。
在村委会广场,我们三个人忙活了大半天,然后将写好的标语挨家挨户地贴在全村60户村民的房前屋后。贴完回到办公室,天已经黑了。
字虽然不好看,但效果还不错。
大年三十这天,我请一个普通话说得好的朋友,将标语录下来,然后把高音喇叭绑在三轮车上,开着车全村循环播放,还将村里“村村通”广播利用起来宣传。
同时,我以村湾为单位组建了5个微信群,把疫情的最新消息及时丢在各个群里。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居民们可算是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和严肃性。
我们村无一例感染
村里一共有村民231人,常住在家只有90人。
那几天,我真是寝食难安,“输入性感染”这几个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建档立卡,我把141位回村过年的村民进行体温等信息登记追踪。连续追踪20多天,除了有4例小朋友正常感冒外,没有发生一例感染。
回村过年的村民,需要大量生活物资,起初有村民想溜出去买菜购物,我一方面宣传阻止,一方面组建了微信群,采取微信下单、义务派送的模式,解决村民所需物资。
我现在已经当了快一个月的快递员,每天开着我的摩托车为村民买菜、送药,忙得脚不沾地,晕头转向。把物资挨家送到后,回到家常常已是深夜。
有的村民家有小孩,提出要我代买棒棒糖。没办法,我也得跑一趟。我觉得只有满足了他们的小愿望,他们心情好了,就不会到处跑来跑去了。
1月29日,我决定封村,全村六个出口,只留一个应急通道。出口我都设了两道关卡,前面用木质栏杆,后面把村里的拖拉机利用起来,横放在路口。
有一次,我的姑姑想出去种树,到卡点来想让我放行,我坚决不同意,劝返了。
2月6日,我对封村进行了升级,禁止返村、报备返程,私自返乡回村,全民监督,举报奖励200-500元。
目前这个有奖监督效果很不错。
老爸加入消杀小队
我的班子成员一共只有三个人,人手紧缺。
我爸是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之前又是村干部。春节期间,我跟他说了缺人的事,他二话没说,就加入我们了。
倒是我妈有点意见。原来,我爸蛮过细,给村民的鸡舍、旱厕都打药消杀,不留死角。在农村,干这活会让人瞧不起。她就有想法。
但疫情防控要求就在那,我就给我妈做工作。
说起来,我跟我媳妇儿还是腊月二十九见过一面,她是江夏区人民医院护士,在血透室工作,马上要转到急诊科了。我们的孩子才4岁,年前就托付给住在纸坊街的哥哥嫂子带着。
我每天很担心媳妇儿,特别是看到他们医院彭银华医生感染去世的消息后,更加担心。不过,医护人员的生命,只有一半属于家人,她应该在那里。
我是去年1月当选王通村村支部书记的,这一年,我和村民们清洁村湾、美化环境、修缮房屋,村湾变化很大,我也很骄傲。
当村支书这一年确实挺累的,本计划趁过年好好休息一下,没想到这次疫情来得这么凶猛。
你如果问我,疫情过后,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我要接我媳妇儿和孩子回家团聚。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陆缘 通讯员 刘龙腾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黄士峰)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