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白衣、一副口罩,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福利院医疗康复中心副主任罗九强开始了新一轮值守。这个曾获评安徽省“最美爸爸”的一线医生,也是福利院里孩子们的“罗爸爸”,面对疫情,罗九强以战斗姿态冲锋在前,忙碌的身影始终没有停歇,他深深地明白,疫情防控绝不仅仅是关上门守住人,更是一场关乎“一老一小”生死的主动仗。
8:00,“罗爸爸”开始第一轮查房。疫情期间,她查房较以往更加细致,平时40分钟的查房时间常常延长至1个半小时,为的就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他手持测温仪认真地为每一名在院人员监测体温,督促护理员做好一天的卫生消毒工作,听诊器总是在手中焐热后才轻轻地放在孩子们的胸前。
8:30,“罗爸爸”来到了学生部,他一眼就发现11岁的小涛有些不对劲,这个平时上窜下跳的“小皮猴”此时却蔫蔫地躺在床上,脸上时不时露出痛苦的表情。
“罗爸爸”第一直觉测量了孩子体温,还好没有发烧。他温柔地问:“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小涛指了指肚子。罗爸爸搓了搓手,哈了口气,轻轻地按着腹部四周,一边确定孩子是哪里疼,一边询问护理员孩子的情况。经过初步诊断,罗爸爸考虑是肠系膜淋巴结炎。为了慎重起见,他决定还是查一下血常规。
8:40,“罗爸爸”向院领导汇报了孩子的病情,并建议在封闭期间尽量避免因外出就医导致交叉感染。院领导马上联系附近的市第八人民医院,在医院领导的支持配合下,就医绿色通道即刻建立。
8:50,“罗爸爸”在院内为孩子抽取了血样,院外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医生已到达门口,透过门缝完成了血样交接。
9:10,“罗爸爸”接到电话,孩子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孩子排除了急腹症,这意味着之前的诊断正确,孩子只需在院口服药物即可。
9:20,“罗爸爸”将药递到护理员手中,仔细交待了服药时间和注意事项,他叮嘱注意给孩子保暖,热敷腹部,多喝开水,并吩咐为孩子做热米粥、软面条等病号饭,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9:50,“罗爸爸”终于完成了全院首轮查房,放下听诊器,他背起了喷雾器,开始了第一轮全院喷洒消毒工作。“罗爸爸”是出了名的细心,电梯间、卫生间、洗手台、门把手……每一个角落都没落下。
10:30,“罗爸爸”终于回到了办公室,查房记录、体温记录、消毒记录、院民病历……还在等着他一一完成。
就这样,一个上午很快过去了。“罗爸爸”只完成了全天三分之一的医疗防控任务。
12:05,“罗爸爸”正匆匆地吃着午饭,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打断了他,特护二部小福安癫痫犯了。福安患有脑瘫、癫痫、精神障碍等多种残疾,春季是疾病高发季节,加之近期气温起伏波动,“罗爸爸”最担心的诱发癫痫还是发生了。他赶紧放下碗筷,一路小跑来到四楼。此时福安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罗爸爸”赶紧将孩子平躺,把头偏向一侧,仔细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防止误吸窒息。他用力按压着孩子的人中,不一会儿,孩子恢复了意识,停止了抽搐。
孩子醒来后抓着“罗爸爸”的手,呜呜地哭着。“罗爸爸”轻轻地拍着他的手,安慰着:“不怕,福安,没事了,不怕!”待孩子平静下来,“罗爸爸”仔细地交待护理员按时服用抗癫痫药,保持室内安静,拉上窗帘避免光线直射。
12:30,“罗爸爸”又察看了其他患有癫痫的孩子,反复交待注意事项。
13:00,“罗爸爸”返回办公室打开手机,关注今日疫情变化,认真学习最新抗疫知识。此次病毒来得异常猛烈,“罗爸爸”除了做好日常医疗保障,还要指导其他人员科学、规范防护。他是挡在病毒前面的第一道防线。
14:30,第二轮查房、测体温开始。
16:00,第二轮全院喷洒消毒开始。
18:00,第三轮查房、测体温开始。
不知不觉,夜色已沉,“罗爸爸”还是不放心小福安,他担心白天孩子癫痫发作时有磕碰,反复向护理员确认有没有呕吐,有没有外伤。再一次交待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出了特护二部,“罗爸爸”又转身来到学生部。小涛已经入睡,护理员说虽然饭量没恢复正常,但是疼痛缓解了不少,“罗爸爸”悄悄地为孩子塞好被角后离开了。
夜深人静,一天的劳顿,“罗爸爸”按照全国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的要求,为了社会福利院的“一老一小”的安全,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休息室。24小时,坚持了14天,他的“硬核”坚守还将继续……(朱永鑫 殷丹 记者 李旭)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