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被疫情改变的春招季 | 战“疫”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05 15:10:44 来源:中国报道

△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举办的一场线上招聘会正在进行中。

凌晨一点,今年本科毕业的杨洁还在刷招聘信息,收获寥寥。最终,她只投出了两份简历。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表情包:“找工作可太南(难)了!”收获了一波同学的点赞后,她叹了口气钻进被窝,希望明天能有好消息。

杨洁秋招时在全心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失利后计划寒假后就参加春招,“没成想就赶上了疫情。”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不仅挡住了人们走亲访友的脚步,也打乱了学生们返校的安排。而对于毕业生来说,一切则更令人焦虑:学校延期开学,毕设进度受到影响;考研成绩推迟公布;各大招聘会暂停,春招杳无音讯……许多毕业生今年和杨洁一样,面对着不确定的未来,无奈中还带着一丝茫然。

计划不如变化快

“还没正式入职,却赶上了公司裁员。”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李琪本来顺利的毕业求职瞬间充满了变数。作为秋招就已经敲定毕业去向的幸运儿,前几天他却突然收到公司HR的电话。

“HR委婉地告诉我,公司在疫情期间损失较重,在考虑裁员,春招已经直接取消了。”李琪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他原本达成就业意向的是广东一家餐饮连锁企业,“我本身是学管理的,公司原本还计划继续扩大经营,为新店招聘了一批储备管理人才。”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其实我也理解公司,毕竟餐饮行业这次整体都收到了巨大的打击,什么时候能正常复工也都是未知数。我不敢继续等下去,现在已经开始找新的工作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应届毕业生达874万,同比增长40万人,创历史新高。原本下半学期开始的春招季,是近900万人最为重要的择业机会,很多毕业生都在翘首期盼春节后在春招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然而现实却是,由于疫情导致春招冷清,大量公司裁员、单位缩编,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把毕业生求职的步调全都打乱了。

复工难与用工荒

与此同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也同样让他们面临养人和招聘的双重困境。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春节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报告》,受疫情防控影响,企业预计招聘人数比同期有明显减少。多数企业2月15日开始复工,逐步恢复生产。然而,行业之间差异较大,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和冲击,而在线教育、游戏、互联网等行业基本稳定,甚至有部分公司开始扩招。

“现在我们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复工之后许多工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及时返岗,为了疫情期间给员工以保障,我们还是在继续为他们支付工资;而另一方面,我们企业原本是一家服装厂,现在相应省里号召改做外围人员防护服和口罩、手套等卫生防护用品,现在正需要大量人手,而特殊时期,临时要招聘到人手很难,我们现在又面临用工荒。”于亮是河北一家民营服装厂的副厂长,他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厂里目前用以往春季招工双倍的工资,依然招不到人手,“而我们的复工人数也只有正常的一半,后续生产压力巨大。”

复工之初,企业首先面临的就是人手短缺问题。但是,生产线运转之后发现,有人员、有订单,运输又成了下一步的问题。于亮表示,企业复工后,如果它的上下游企业没有复工,也依然是孤军作战,上无原材料供应,下无物流运输,复工后的企业依然是一片孤岛。

“我国中小微企业主要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商贸业等劳动密集型以及轻资产的行业为主,占全部中小微企业数的比例超过70%,而这些企业正是疫情影响的‘重灾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2月20日对媒体表示,“由于疫情防控,许多地区还尚未达到复工的条件,各级政府也都采取了非常严厉的复工措施,预计企业全面复工将在3月底、4月初。对于已复工的企业而言,也将面临招工难、用工紧张等问题。”

“目前,多数这类企业的员工复工率达不足50%,中小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用工荒’。而且,由于产业链不是孤立的,整体的恢复则恐怕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短工工资翻倍,订单还要如期交货,房租还得继续交、银行贷款利息也要照常付,员工的社保工资还得照发,这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是巨大的负担,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他补充说。

线上招聘的利与弊

晚上8点了,天津某在线教育公司的HR刘枫还在电脑前看求职邮件。这是她所在公司应聘人数最多的一个春招季。“昨天又有100多人投了简历!”她的话语中透露了一丝兴奋。

这是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小公司,在线口语陪练和出国留学远程面试指导为主要教学内容,在过去两年的校园春招中少有人问津,全职签约的人数更是寥寥。但如今,那些在疫情期间依然发布招聘信息的公司,明显受到的关注多了好几倍。

“我们本身就是在线教育行业,办公不受地点限制,所以面试采取在线‘无接触式面试’再合适不过了。”她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这种招聘方式更加灵活,节约了双方的时间和成本,也给了他们这类小公司更多与应聘者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性。

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介绍说,教育部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与有关部门一起尽最大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升学机会、开展精准指导服务。目前,教育部已经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举办了12场网上大型招聘活动,已经在筹备的还有18场全国性的招聘活动。同时,“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也正式启动,即“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80万个岗位线上选。”

“其实要说线上远程招聘也不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它一直存在,只是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它成为当下最适合的一种招聘方式而已。”中国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办公室主任郭立群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过去很多毕业生受制于路途遥远,会主动放弃一些外地的招聘考试机会。如今,相比传统招聘,在线模式的推出,一改传统模式对场地和人力的依赖,开辟招聘工作新天地,“而且这也许也是很多毕业生的全新机遇,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在线招聘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受到设备条件的制约,视频面试的效果显然不如面对面沟通的感觉更顺畅。“而且,由于线上面试减少了应聘成本,这意味着求职者可以同时应聘更多的单位,最终严重影响签约和入职率。”刘枫说。

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同样觉得线上招聘有利有弊。王秋是新媒体硕士应届毕业生,她一直在关注一些公司的线上招聘并参加了几次网络面试,“相比之下不用担心路上奔波、迟到、同时直接面对很多人的心理压力等问题了,时间确定之后可以自己在家作好充分的准备,我觉得相比现场面试,我反而更有自信了。”

“当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第一次线上面试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开摄像头,对面的HR一个都没开,让我觉得交流的时候很累。还有一点就是,无法去切身体会公司的环境与氛围,这一点让许多同学在线上签约时有些没底,只能靠和HR有限的交流来感受。”王秋告诉记者,线上招聘对于供求双方来说,都意味着变数的增加。

猎聘校园CEO温志远认为,线上招聘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对于用人单位和学生来说,彼此能选择的面都更广。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面对大量招聘信息时,要擦亮眼睛,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筛选和甄别工作。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记者 张岩

图片来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