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战“疫”进行时

——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退役军人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03-20 14:48:4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2020年开年以来的这场全民抗“疫”战斗中,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广大退役军人坚决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最危险的道路上,成为疫情防控中的一支“硬核力量”。

“一日为兵,终身为兵”,永阳街道各个社区涌现出了一大批退役军人,他们用行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

大医精诚,大爱无垠

徐飞是永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配给板桥社区的社区医生,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已经60岁,7月份就到退休时间了,但收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他还是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承担起重点疫区返溧人员的体温检测和实施医学观察的任务。

对生命的敬畏,对防疫的重视,是支撑如徐飞一般坚守在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不竭动力。

戎装虽脱,使命未忘

“戴口罩戴口罩!散了散了!小朋友,家去家去!”每隔两小时左右,双塘景苑小区就传来阵阵“吆喝”声,宝塔路社区的城管张生龙手持小喇叭,操着一口亲切的方言,正在劝散小区内聚集的群众。张生龙是2019年才退役的军人,在社区值班时,每当有人举报群众聚集,他都是第一时间前往事发地点,对聚集人群进行教育劝散。

随着返工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返溧人员需要进行居家隔离,隔离人员的日常所需就由居委会代为购买并且运送上门。此时的张生龙主动承担起了给居家隔离人员采购、运送物资的任务。十几天来,他们一趟又一趟往返超市和隔离人员家之间,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在这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他总是积极沟通、耐心劝解,讲清楚疫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争取得到社区群众地理解与支持,守护着大家的安全与健康。他总笑着说:“戎装虽脱,使命未忘。军人的本色不能丢,咱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嘛!”

身虽老矣,不忘初心

“国家正面临一场疫情灾难,身为一名老军人、老党员,我应该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说这话的是石巷社区的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李正祥,耄耋之际,依旧保持着一颗对党、对祖国的赤子感恩之心。89岁高龄的老李头发花白,脸上深壑般的皱纹始终呈现出慈祥的表情,颤颤巍巍的手却很坚定的把一万元现金交到石巷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杜自成的手中。

邢光生,今年75岁,是致远社区一名光荣的退役老兵,也是一位拥有51年党龄的老党员,邢老患有心脏疾病,常年卧床,需要靠药物维持,平日里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过生活。这些天他通过看电视、看报纸了解到当前防疫形势严峻,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即就决定要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邢老拿出平时节俭下来的1000元钱交给了社区。

像李正祥、刑光生这样的捐款捐物的退役军人不在少数。

未雨绸缪,心系百姓

陈朝震,溧水区人大代表,城郊社区党总支书记,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退役军人。自疫情防控前夕,他未雨绸缪,在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通过战友的帮助协调了800只口罩,其中为街道送来600只,为秀园物业送去200只,同时送去额温枪2把和消毒酒精若干瓶,为一线的值班人员送去生活物资若干等,为疫情防控解决了燃眉之急。

有召必至,使命必达

脱下了军装,脱不了的是广大退役军人的真诚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中山路社区的退役军人成昌兰看到社区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她深知此时社区最需要的就是志愿者。她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社区抗疫防疫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安排的卡口三班轮岗,坚守卡点职责,认真检查人员出入情况,站在抗疫防疫的第一线,守护每位居民的安危。她说“作为退役军人,就是要为政府排忧解难,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必须冲锋在前。”成昌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诠释着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这场总体战、阻击战,持久战。永阳街道下属26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上下联动、合力共为、冲在一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退役军人用热血和生命扛起了疫情防控的重担。

抗“疫”战斗胶着对垒,抗“疫”大考仍在进行!每一名冲在一线的退役军人都绷紧神经,丝毫不敢懈怠。我们相信这场战斗终将结束,而我们必将赢得全面的胜利!当人们摘下口罩的那一天,不会忘记广大退役军人为人民所做的一切。卸下戎装,使命不改。践行党的宗旨,永阳退役军人一直在行动!

(供稿: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刘峰 王启宝 李超)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