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观点中国:中方对美驻华媒体的反制“有理、有据、有节”

发布时间:2020-03-21 21:43:32 推广来源:中国网

中国人讲究“点到为止”。有节制的举措体现了中方开阔的眼界和包容的胸襟,问题还可以谈,事情还可以做,硬碰硬的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但中方的谦让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的退让,而是在一个能接受的框架内的谦让。

作者:江鸿(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内蒙古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国际交往中讲究对等原则,即国家间会在某一方面相互给予平等的待遇,以此体现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通俗一点说就是中国人常讲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当然对等的不一定都是利益还可能有冲突,正所谓“你打我一拳,我也会回你一脚”!美国最近打压中国媒体驻美记者的事情就被中国以一记“对等拳”给“回敬了”过去。

3月18日,中方宣布了针对5家美国驻华媒体所采取的三条反制措施,对美国无端打压中国媒体驻美机构的行为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反击,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态度。

做事理为先,本次中方出台反制措施完全是对美方大肆打压中国驻美媒体做出的正当防卫,不但符合国际交往的对等规则,而且于情于理也无可指摘。

恶人先告状不能抹杀真相,嗓门大也不代表就能占据道义制高点。一边变相“驱逐”60名中国驻美记者,一边又倒打一耙攻击“中国限制驻华外国记者的新闻自由”。“大嗓门”的美国此举首先就失了“理”,非但难以获得世人的认可,还很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让人们进一步认清美国对待媒体的双重标准,看清美国所谓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

对此,建议美国政府不妨回味一下其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一句名言,“民意是我国政府存在的基础,如果由我来决定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今天的美国对驻美媒体是不是还能做到这一点?想必很多人都会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于情有理尚需于法有据,有据则行可为。对方不讲依据不代表我们也不讲依据。对比美国此次打压中国驻美媒体的率性而为,中国的反击则是基于相关法律规章的举动,向世人呈现了什么是有据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第四条明确写道:“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进行采访报道,不得进行与其机构性质或者记者身份不符的活动。”对于违反规定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的处理,该条例的第二十一条则规定:“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外交部予以警告,责令暂停或者终止其业务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证、外国常驻记者证或者记者签证。”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媒体机构和记者要遵守中国的法律和规定,此乃常识,无可厚非。而违规就要处理,也无可争议。中方此次对美方驻华媒体采取的反击措施一不带有色眼镜,二不搞双重标准,每一条处理措施都有据可查,做到了行有规、做有据。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本次中方对驻华美国媒体的处理并没有因为美国的举动而“意气用事”,而是秉承了节制,不超过必要限度这一原则,并没有上升到要求美国驻华媒体机构注册为“外国代理人”的高度。

中国人讲究“点到为止”。有节制的举措体现了中方开阔的眼界和包容的胸襟,问题还可以谈,事情还可以做,硬碰硬的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但中方的谦让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的退让,而是在一个能接受的框架内的谦让。如果美方把这种善意的谦让看作是软弱可欺,那就大错特错了。

脚正不怕鞋歪,理明才能事正。中方的此次反击举措有理、有据、有节。当然,我们希望美方能够拿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摒弃过时的冷战思维,正确对待驻美中国媒体,但如果美方依然一意孤行,继续对中国驻美媒体进行无端打压的话,中国也不会做“沉默的羔羊”,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已经提前在推文中说出了答案,“美国既然宣布游戏开始, 中国愿意奉陪到底”!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