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社区抗疫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预防和阻止疫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在这些社区服务人员中,有一些非洲志愿者,他们在社区、火车站或者村子里参与各项防疫工作,为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尼日尔的小伙儿阿里在北京生活了11年,目前是北京学院路一个居民社区疫情防控的外籍志愿者。
“我可不是外人,这里是我的家,我要为它出份力。”他这样说道,普通话十分流利。
(葛丽君摄)
因为社区里居住了很多外国人,精通法语和英语的阿里主动承担起社区宣传册的翻译工作,还经常在微信群里为他们及时传递抗疫信息,分享个人防护知识。他甚至还动员了另外两名外国人加入志愿队。
疫情暴发时阿里没有想到回国,他选择留在中国,投身到对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说:“我们不走,留下来一起抗击疫情。”说起中国的抗疫措施和成果,阿里用“了不起”来形容。“我可不是刻意夸赞中国,是根据我看到的才这样说。看看确诊数据不断下降,中国的抗疫措施真的十分了不起。”
(蒙亚提供)
在广西玉林火车站,有一位非洲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来自津巴布韦的蒙亚是广西财经学院大三的学生,春运期间就参与了车站志愿者工作,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对候车室地面、墙壁、座椅进行消毒,引导旅客出入火车站。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做志愿者。”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信念让蒙亚守护着自己的第二故乡。
(梁子栋摄)
吉娜,来自刚果(金),2017年嫁到石家庄市田村。疫情发生后,她当仁不让地加入村里40多人组成的抗疫巡逻志愿者队。
检测劝返点值班值守、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村内重点领域消毒、悬挂宣传条幅、街道里劝返人群……每一个岗位上都有吉娜的身影。在这春寒料峭的时节,有时候一冻就是一上午,吉娜没有一句抱怨,坚持做完工作。
在2月1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表示,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非洲朋友给予中方的有力支持,展现了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一些在华非洲留学生主动“请战”前往救治一线或赴火车站等地担任志愿者。相信经过这次的洗礼,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将更加深厚,中非命运共同体将更加牢固。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