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电商联手农户,纾困疫情期农产品售卖难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31 11:13:02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现在,天天都忙着卖鸡,有不少采购商都在联系我。”广东封开县养殖大户伍幸辉终于松了一口气。

受疫情影响,他养殖的2万只杏花鸡一直找不到销路。作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伍幸辉成立了一家养殖合作社,带着353户养殖户养殖杏花鸡,其中有160多户贫困户。疫情期间,因交通物流受阻、餐馆普遍停业,他在果林放养的2万多只杏花鸡无人收购。

“如果这些鸡卖不出去,合作社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有些贫困户甚至要面临返贫。”伍幸辉介绍说,2月27日晚,他委托“字节跳动扶贫”帮助其在今日头条“战疫助农”专区发布滞销信息,“没想到第二天就卖出了13569只,成交额超过52万元。”

据了解,“战疫助农”活动是由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联合北京市扶贫支援办等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专门用于汇集全国各地农产品销售信息,致力于解决农产品供需两端的信息对接,帮助优质产地的农产品顺利销售。

头部平台纷纷开通“绿色通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不让农民的瓜果蔬菜烂在地里,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也都推出各种助农活动。

2月6日,淘宝上线“吃货助农”会场,消费者在淘宝App上搜索“吃货助农”便能直达页面。远在辽宁东港种草莓的于冬万万没想到,这一页面竟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疫情暴发之初,这位38岁的农民对外界的信息并不敏感。一开始,他只知道有疫情发生,还很严重,但直到年后几天,商贩们都不再出现在村里,他才意识到“形势严峻”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这座素有“中国草莓第一县”之称的小城,这样的小农户还有许多。他们不懂电商,只知道每年草莓成熟时,省内外的商贩就会把车开进村里,现采现称。可今年的采收期,东港却见不到外来收货的商贩。草莓的价格从春节前20元/斤的收购价,跌到初二、初三时3元/斤。

加工厂能消化的草莓有限,眼见越来越多草莓成熟了,于冬只能给村里做电商的田格菲打电话。田格菲在天猫开店已有5年。但她也不敢答应于冬,“我的量肯定是走不了太多了。”草莓保鲜极难,不确定销路,没有量的出口,不敢接“大货”。

一天,田格菲在钉钉群里看到“爱心助农”的消息,“那一刻我就感觉有救了。”

淘宝吃货小分队也没想到,千里之外因疫情而沉寂的某个辽东小村,居然得益于一个简单的网页,又重新热闹了起来。“阿里巴巴都来了,看来有戏。”于冬心想。

整个东港的草莓,从滞销到脱销,只用了短短6天时间。在这6天里,东港的农户们通过阿里巴巴卖出了90万斤草莓,将当地草莓价格拉升回到了10元/斤。

除了字节跳动的“战疫助农”、淘宝的“爱心助农”,京东则发布“告全国农人书”,宣布开通“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全面开放并倾斜供应链、物流、运营、推广等核心资源,解决滞销生鲜农产品上行问题,帮助受疫情影响滞销的农产品走出“田间”,打通销路。

直抵社区,能帮一个是一个!

从春节以来,盒马全国各地的采购小二们都在忙着两件事:保证春节期间暴增的供货需求,不断找货、调货保供应;四处对接滞销农产品,能帮一个是一个。

“这些蜜瓜再卖不出去,只能让村民拿去喂猪了。”三亚的农民关先生无奈地说。原本正值上市旺季的广西砂糖橘、芒果,以及海南蜜瓜,今年却遭遇了疫情的“寒流”冲击。

与此同时,上海、山东、浙江的白菜、春笋、芦笋、西兰花等蔬菜,也纷纷遇到了滞销困境,而另外一端,是蔬菜需要靠抢的城市买菜现状。

在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滞销农产品的信息之后,盒马迅速行动了起来,联合各地政府、区域合作伙伴,发起了“爱心助农”行动。

盒马负责生鲜采销的采购欧宏星表示,春节后半段开始,滞销农产品的信息多起来了,很多人都找上了盒马。

在海南省陵水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陵水电商协会通过省商务厅对接到盒马。在当地统一组织和高效调度下,盒马采购了陵水黄瓜45吨,辐射带动陵水隆广镇、英州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及周边三亚天涯区等村民种植的农产品销售。

作为德清西部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早园春笋的销路受阻也让当地村民犯了难。同样是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对接下,当地统一由山伢儿竹笋合作社来供货到盒马,每天5吨运出去,及时帮助农民脱离了困境。对于盒马的许多用户来说,能在疫情期间,如往年一般按时令吃上了春笋,也是意外的惊喜。

视频直播“带货”:实现产地直销

“万荣苹果双糖心,甜度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点击屏幕下方的链接,现在就下单购买最甜最脆最实惠的山西万荣苹果,还有多重福利等你拿……”3月2日中午12点,在万荣县副县长宋晓英的西瓜视频直播间内,一场主题为“齐心战疫 ,八方助农”的直播卖农货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三小时直播后,共卖出超过10.6万斤苹果,成交额近55万元。

据介绍,这场“齐心战疫 ,八方助农”农产品直播售卖活动,由西瓜视频联合今日头条、抖音共同发起。湖南益阳、安徽砀山、广西平南、新疆尉犁、辽宁庄河等10个地区的县长分别于2月29日至3月2日直播售卖当地特色农产品,尝试用新技术解决农产品因疫情销路受阻的问题。

“山好水好,米脂米好”“梨,还是砀山的好”“一口万荣果,三天不绝香”……短短几天内,10位县长在西瓜直播间中,卖出了辽宁庄河草莓、安徽砀山县的百年酥梨、寓意快乐的山西万荣县苹果、云南元阳县的红米、广西平南的牛奶枣、湖南益阳的剁辣椒等十余种特色农产品,总销量超50万斤,销售额近300万元。

农产品电商数字化转型是发展趋势

疫情期间,商务部多次发文要求电商企业助力解决农产品待销滞销问题。电商军团们可谓为农产品待销滞销开辟了新渠道。

过去十年,电商因为便捷、性价比高等因素,已逐步取代线下,进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此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接触购物”的需求更是催生电商产业进一步发展。其中生鲜电商在疫情期间销量大幅增长,直播电商则成为不少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通过疫情刺激,后续可能对县域农村电商发展,包括消费习惯的改变,农村电商的认识也会进一步提高。”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区域发展处处长王妍妍表示,从长远看,随着疫情的解除、消费回流,疫情刺激的新模式以及消费认识,会对农产品电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机遇与挑战并存。

“未来,应该加快农产品电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使农产品电商发挥更大的作用。”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发布的《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电商创新报告》中表示。

为使农产品电商发挥更大的作用,洪涛提出六个继续:继续确立“安全、健康、绿色、生态”理念;继续为产区滞销农产品找市场;继续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继续探索将其实物农产品、服务农产品、体验农产品卖出去,将贫困区的青山绿水好空气及其特色农产品变成农民现实收入;继续为特色农产品跨境上行创新路径;继续加快推进“拉式供应链”建设。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