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目前正在经历中国昨日所经历的困境,病毒没有国界,人类永远是命运共同体,在此BWA呼吁中国友人和各界人士援助德国,捐赠医疗物资。中德两国应该就抗击疫情开展更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3月27日,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外贸协会(BWA,后简称:德国联邦外贸协会)发表中文公开函,呼吁中方企业、民间团体、机构和个人捐赠德国,尤其是与德国或欧洲有紧密联系的企业和个人,以解决德国医用防护物资(口罩和防护手套)的供应短缺问题。
据德国《时代报》报道,截至德国时间4月1日12点01分,德国累计确诊72004例,累计死亡800例。短短一个月内,德国疫情迅速恶化。公开函中也特别提到:在日趋严重的疫情笼罩下,德国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随着每日剧增的感染病患也导致德国医疗机构目前急需医用口罩、消毒液和护目镜等医疗防护设备和物资。
当疫情在中国暴发时,德国联邦外贸协会曾积极联系德国企业等捐赠物资驰援中国。“德国曾在中国困境时予以支援。让我们欣慰的是,如今中国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回馈德国。” 该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Michael Schumann)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表示。
德国联邦外贸协会不是第一个向中国发出求助的德国官方机构。在此之前,德国疫情“震中”的海因斯贝格县(Heinsberg)县长斯蒂芬·普施(Stephan Push)发表致中国的公开信,向中国政府寻求援助,随后得到中国官方和中国企业的积极回应,援助源源不断的涌来。
其实,在过去几周时间里,随着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的政府、企业及民间组织,都将援手伸向了那些正遭遇严峻公共卫生危机的国家。
自从德国疫情日趋严重,不少中国城市开始向其德国友好城市作出善意的回报,如广东省佛山市向德国北威州政府,亚琛市政府和因戈尔斯塔特市政府捐赠10万只日常防护口罩和100台测温仪等物资,四川绵阳市向其姊妹城市德国北威州济根•维特根斯坦县捐赠1万只口罩……三一集团、山东魏桥等企业也用实际行动加入投桃报李的队伍。
截至3月20日,中国政府已宣布向82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对于中国的积极援助,不少国家和人民表示感激,但也时不时会遭到个别嘲讽与质疑。
在舒曼看来,对于国际社会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在这场全球危机中团结一致,拒绝把人道主义援助政治化。他提及,不少西方媒体已经在进行一场信息战,例如对来自中国、俄罗斯或古巴的捐赠进行污名,称这些捐赠行为的首要动机是进行政治影响。
对此,他不予认同。“病毒没有国界,也不会考虑政治利益。在此刻,国际社会必须守望相助,把国家分歧置于人道主义需求之后。” 他特别强调,“我们赞同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关于全球停火的呼吁。鉴于在人道主义危机管理方面有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我们还呼吁暂停国际制裁。”
据悉,在公开函发出去的短短几天,来自中国的十几家公司及个人已向该协会表达了捐助物资的意向,不少城市也纷纷响应,其中仅河南省徐昌市就捐赠了两万个口罩。“捐赠的口罩数量大部分都在1万到2万个,对于每一笔捐赠,我们都非常感激。”舒曼对《北京周报》表示。
对于后续的物资分配问题,舒曼介绍说,他们将与德国联邦卫生部国际捐助协调机构以及德国红十字会进行商讨。“医院和医疗机构最急需这些物资,当务之急是解决他们的困难。”他补充道。
舒曼表示,中德两国只有互相援助才能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共同抗击疫情是当下加强中德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和理解的一个重要契机。” 他说。
注:
捐赠联络人:Mrs. Yan Huang (WeChat: myani36)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