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泉州制造”恢复忙碌:“危机,同时也是机遇”

发布时间:2020-04-15 13:56:08 推广来源:人民画报

“为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商务部充分发挥稳外贸稳外资机制作用,多措并举,全力落实财税、金融、保险等扶企惠企政策,推动外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市场、保履约、保订单。”3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

据阿里巴巴国际站提供的大数据显示,虽有疫情影响,但截至3月17日,平台新贸节期间的成交总额年同比增长了79%,支付买家数年同比增长42%,参加活动的商品规模同比增长了两倍。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作用,跨境电商充分利用线上下单、“不见面”交易等优势,化危为机,积极拓展业务。

随着密集出台的各项稳外贸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全国各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呈现加快恢复态势。但受全球疫情影响,大多数境内外展会宣布延期或取消。为了获得更多订单,国内部分外贸企业更多地把业务转移到线上。

在疫情影响下,

如何保证远方的订单?

《人民画报》特约记者

前往位于福建泉州的

外贸公司和企业一探究竟。

福建泉州:逐渐恢复往日的忙碌

3月19日,福建泉州晋江市渠丰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碧玉忙个不停。她接连给团队开了两个有关外贸订单的短会,接着又和意大利的客户进行了视频沟通,然后又赶往10公里外的代工厂跟踪订单生产进度。此时的意大利疫情正愈发严重,前两天还在上班的客户,现在也居家隔离了。

3月19日,渠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碧玉与销售团队开会讨论外贸订单业务。他们的主打产品是鞋服,主要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李碧玉的公司早在2月份就复工了,作为一家主打鞋服出口的外贸公司,依靠泉州完备强大的鞋服制造产业链,渠丰培植起了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等偏上水平的优势。

疫情前,渠丰的订单较同期增长了70%。疫情发生后,公司为复工做足了准备,口罩、消毒水、温度枪、员工疫情保险,员工自带饭盒,公司固定位置吃饭,甚至还买了隔离室材料。复工后,一些辅料供应不足,尽量找可替代的材料,人工不足,想办法包车让工人提早过来。

然而,海外急剧蔓延的疫情终于还是影响到了国内外贸业。“欧美情况突然很糟糕。”3月24日晚,李碧玉的语气明显比5天前显得急促,她说,这几天陆续接到外贸订单取消或暂停的通知,“订单锐减50%”。

也有惊喜和欣慰:韩国一个客户通过他们的电商平台首次就订了1万件运动服,而来自欧洲的最大一笔价值大约20万欧元服装订单还在。

3月19日,渠丰商贸有限公司服装加工车间内,工人们生产出口韩国的新款运动服。

“目前来看,可能很难完成今年的全年目标,但是会保证好原来扎根的东南亚市场。”李碧玉并不气馁,线上交易平台和退税政策的给力,还是让她充满信心。

目前,国务院宣布几乎所有产品退税率都调到13%,实现征多少退多少。再往前看,国内的新零售蓬勃发展,“国内市场前景看好,正在研究与准入,争取抓国内爆款,并用最新的材料研发好新产品,把目光从海外转向国内市场。”李碧玉表示。

3月19日,渠丰商贸有限公司,外贸业务员们通过网络拓展渠道,跟进订单。

相比于渠丰商贸面向欧美和亚洲地区的鞋服外贸业,跨境电商泉州正大生活用品有限公司面向非洲的卫生用品订单,几乎没受太大影响。3月21日,记者在这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看到,纸尿裤、卫生巾、口罩等生产车间和业务部门全是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负责人有信心完成全年的生产目标,“现在海外疫情对我们的主要市场影响不大,而且我们预计中国的市场环境会先于海外市场复苏,国内市场更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多年深耕海外市场,自主品牌在海外知名度比较高,目前订单稳定,但较疫情发生前也略有下滑。”

3月21日,正大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工作人员在调试生产设备。

3月21日,正大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正在包装车间的女工们。

公司负责人介绍说:“随着疫情走势的变化,外国客商从最开始对中国的担忧,变成现在对中国的赞赏。目前很多客户都选择继续相信我们,甚至有新客户,连工厂都没法来实地考察,还是选择先把订单下给我们。”目前他们最大的一笔海外订单来自加纳,价值100万美元的纸尿裤。

由此带来的实际困难,就是原材料紧缺。好在他们提前应对,2月份就开始储备原材料,扩大供应商,增加采购范围。为了确保一手抓复工,一手抓防疫,公司除了进行封闭式管理、做好车辆、设备、工人的常规消杀措施外,还设置隔离区,返厂员工一律隔离15天,企业发放路费补贴、隔离补贴、复工奖金等福利,保障隔离员工生活,提高员工复工的积极性。同时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安排下,接收附近临时工,满足工厂复工生产需要。

2月19日,福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企业包机从云南接回100多名工人返岗就业。疫情之下,泉州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危机,同时也是机遇。”泉州正大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的这句话,概括出了泉州外贸行业者们的态度和选择。截至3月17日,泉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恢复开工。通过及时、灵活调整订单结构,企业逐步恢复产能,复工复产进入“快车道”。相关企业智能化生产线投产运转,国内外订单接连“斩获”,交付产品的车辆陆续向客户发送……“泉州制造”正逐渐恢复往日的忙碌。

3月19日,福建泉州开发区一家鞋服工厂,停满车辆的大院显示出复工后的繁忙景象。

(本刊记者:周晨亮)

(组图摄影:赵真)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