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天,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开幕式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时任日本外相的河野太郎共同出席。早在2019年1月11日,日本国家足球队前主教练西野朗来到北京,与清华大学展开足球交流,这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的第一场活动。一年来,超过200个交流项目在两国各地展开,几乎每两天就有一场活动举行。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再到步入社会的青年人,这一年里交流不止,“年中无休”。
2019年4月14日,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开幕式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时任日本外相的河野太郎共同出席(图片来自网络)
中日青少年交流取得丰硕成果,中日体育文化交流促进年的序幕正要拉开之时,新冠疫情阻断了两国的航路。尽管现在我们难以面对面,但这不会阻碍我们心相连。今天我们就来盘点2019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的那些感动、欢笑、泪水和成长。当下,中国疫情转势向好,日本疫情却处于最紧要的关头。我们不妨在此时重温过去两国青年互动而生的活力、信任与坚定,相信这一定能为我们携手抗疫,共渡难关带来更多勇气,更大信心。
新发现 再发现
2019年6月25日,在即将赴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向他致信表达期盼中日友好、愿投身友好事业意愿的日本青年中岛大地复信。复信中写道:“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两国人民友好的未来寄望于青年一代。”同时表达了“希望中日两国青年加强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发展长久友谊,为开创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积极贡献”的殷切期望。12月23日,中日青年在人民大会堂“千人聚会”,两国青年代表介绍了交流的收获,以及愿为友好携手同行,贡献青春的决心。
12月23日,中日青年在人民大会堂“千人聚会”(摄影:袁舒)
“百闻不如一见”,这恐怕是在一年交流活动中听到最多的话。到对方国家走走看看,亲身体验是迈出交流的第一步。
2019年3月21日 ,由日本60余所高校学生组成的日中友好协会大学生代表团一行100人抵达北京,他们是交流促进年的第一批日本大学生访华团。大家参观了北京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体验了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又赴深圳和广州,与当地青年进行交流。代表团团长、日中友好协会常务理事永田哲二介绍说:“日中友好协会大学生代表团访华始于2014年,这是第12次,也是历届报名者最多的。访问团百名成员是从398人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体验“中国便当”,边吃边谈(摄影:陈蕴青)
日本青年与中国同龄人的交流,从拘谨的自我介绍开始,不一会儿就聊得火热起来。大家谈论彼此的学习生活、饮食文化、热门动漫、甚至恋爱。语言不通,却不是障碍。“两国饭菜分量不同,英语教育不同,大学科目设置不同”;“中国移动支付高度发达,中国人简直是住在微信里”;“中国人十分热情友好,一下子改变了我对中国的印象”……日本青年们有了许多新发现。
2019“熊猫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获奖者在西安参观,亲手泥塑兵马俑留念(摄影:王朝阳)
不仅是初到中国的青年收获满满,曾经来过的同学通过“熊猫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访华交流团的“深度游”,进行了“再发现”。石川春香再访故宫,弥补了她上次来北京时的遗憾。“2011年到北京旅游时遇上了雾霾天气,我站在景山上只能朦胧看到故宫的轮廓。这次再来,空气质量变得非常好,而且我还走进故宫,站在了当时没能看清的中轴线上,很激动。”两次来到北京感受到的环境变化,让她深有感触:“看得出中国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付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此次行程中,大家还到西安参观了兵马俑,为它的气魄感到震撼。在长安古都重温李白与阿倍仲麻吕的友谊,空海为两国系起的不解之缘,更加坚定了大家传承先人留下的深厚友谊,做新时代中日交流使者的信心。
2019年最后一个大型访日团,两国500名青年欢聚一堂(摄影:王朝阳)
2019年11月23日至30日,来自安徽、江苏等省57所大学的中国大学生代表团一行298人,在东京、福冈、高知、滋贺等对口友好省县开展交流,他们是这一年里最后一个大型访日团。在最后一天的交流大会上,两国500名青年欢聚一堂。双方代表以“发现对方国家魅力”为主题,分别展示介绍了在对方国家拍摄的照片,分享了访问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自然风光、环境保护、防灾教育、垃圾分类、社会秩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深有感触,发现了不少值得中国学习和两国开展互助合作的“关键点”。最后,两国大学生代表共同宣读了《中日大学生友好宣言》,表达了两国青年希望中日世代友好的美好心愿以及携手开创两国关系光明未来的坚定决心。
丰富形式出效果
查阅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的活动清单,会发现交流形式非常丰富。这里有二胡、尺八等两国传统音色的对话,也有流行歌、爵士乐等现代旋律的交流。有演讲比赛,书画大赛以及各类体育赛事,两国青少年从对手到朋友,在比赛中获得了友谊。文体交流形式多样,参与者的年龄范围和地域范围十分广泛。如何创新形式,增强交流效果,各项活动主办方各显神通。
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开幕式上,中国高校学生表演合唱(摄影:王浩)
通过检索关键字发现,体育交流中足球相关的活动最多。包括九寨沟小学生女子足球队与多治见市小学生交流,中国教育部日本青少年校园足球访问,日本香川县青少年足球代表团赴陕西参加青少年足球夏令营等活动。还举办了第二届中日青少年交流足球大会,“三菱友谊杯”残疾人民间足球争霸赛等。6月24日,第一届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高峰论坛在东京举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论坛发来贺信并表示,希望通过足球来加强两国青少年了解,增进友谊,完成5年内3万名两国青少年交流互访活动。论坛期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日本日中友好足球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共同为“日中青少年校园足球友好合作中心”揭牌。
2019年度大中物产杯日语演讲比赛(摄影:李家祺,白国栋)
而在文化交流方面,演讲比赛最多。4月1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日本大中物产株式会社共同主办的“2019年度大中物产杯日语演讲比赛”在北京举行。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京津多所大学的近千名日语学习者报名。围绕“如果没有了智能手机”,“ 人工智能的未来”,“ 日语如此有趣”三个主题,参赛选手进行了一场旗鼓相当、难分伯仲的精彩角逐。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认为,包括“大中物产杯日语演讲比赛” 、“鉴真杯”中文演讲比赛在内的演讲、征文、翻译赛事,为中日青年表达自我、提高学习兴趣及促进相互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国志》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参观者排起长队等待入馆(摄影:于文)
还有一场展览值得一提。2019年7月8日至9月16日,中日共同主办的《三国志》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此后于10月1日至2020年1月5日在九州国立博物馆巡展。该展人气爆棚,东京展的参观人数超过33万,福冈展也超过了10万人,排队入馆最长等待时间超过两小时。三国故事在日本以小说、漫画、木偶剧等多种形式不断延伸发展,日本民众对许多三国人物耳熟能详。特别是近年三国题材的电子游戏风靡日本,青年“三国迷”与日俱增。据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介绍:年轻人、女性观众的比例超过预期,甚至不少“宅男”专程前来观展。很多80后带着家人参观展览,边观看边讲述,现场十分热闹。
从交流成果到发展动力
如何将交流成果转化成为推动两国发展的实际动力,青少年交流促进年的项目中也有不少围绕环保、人才、科技等话题,探索互学互鉴、务实合作的活动内容。
中国社科院青年研究者代表团于2019年5月来到日本,围绕环保主题,就废物处理系统、工业污染物对策和环保教育进行了深入考察。10月,由80人组成的日本青年科技人员访华团访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科研院所、中关村科技园区和部分企业后,还分组前往杭州和厦门,访问当地的大学和科技园区、以及当地著名企业,开展多方面的交流。
日本青年参观中国医疗高新科技产业(图片提供:中日友好协会)
2019年5月,“中日大学展暨论坛 in CHINA 2019”在成都举办,这是中日间最大规模的大学、人才、技术交流峰会。10月,为了推进中国地区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展开,加速环保人才培养,“三菱电机中国青年环保推进活动”在北京举办。通过此类活动,两国青年坐在一起,以论坛形式就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互通信息,头脑风暴,激发创意,探寻实现务实合作的可能性。
1965年8月,中国邀请500名日本青年来华,举办第一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1984年,中国邀请3000名日本青年赴中国各地访问参观,并集体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2008年,中日两国领导人将当年确定为“中日青年交流年”, 全年共举办115项交流活动。2019年“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再次把两国青年交流推向高潮。回首过往,经历过这些青春往事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接过世代友好的接力棒,共同肩负中日两国未来。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