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造谣中国借防疫歧视外国人,污名化中国不得人心!

发布时间:2020-04-16 10:12:33 推广来源:北京周报网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中国排外情绪上升,有些超市、健身房、酒吧、酒店以防疫为理由拒绝接待外国人”, “中国歧视非洲人,强制隔离”……

最近在国际媒体上,又出现了污名化中国的新指责,与中国刚刚发生疫情时,美国等西方个别政客和媒体用高高在上的视角妖魔化、污名化中国不同,这次他们把西方人说成了可怜的被中国歧视的人,甚至将和中国有深厚友情的非洲朋友,造谣说中国对其实施了种族主义行为。

因疫情防控安排,中国的超市、健身房、酒吧、酒店等公共场所确实不允许人员聚集进入,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中国对入境人员也确实采取了隔离举措,包括入境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中国采取的“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控举措依然是从严的,并没有放开,所有这些防控举措都是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

中国人对这些疫情防控举措严格遵守,多数外国人也和中国人一样能够严格遵守。但也有些外国人对此不能理解,除不遵守外,还与防控执行人员制造冲突,在进入小区时不让防控人员测量体温,辱骂甚至殴打防控人员;有些外国人在核酸检测时不遵守排队,要插队先检测,还叫着让已经进入检测房间的中国人滚出去。这些外国人的行为自然在中国人中激起了愤怒,在互联网上发表一些不理智的言论。于是,成了个别西方政客和媒体口中的中国排外情绪上升、中国歧视外国人等污名化中国的借口。

面对不遵守中国防控举措的外国人,绝大多数中国民众是理性、客观的,这点西方政客和媒体不会说。所谓的中国排外情绪上升、中国歧视外国人等言论借口,实质上是外国人是否遵守中国防疫法律法规的问题。中国有近9亿网民,有各种不同的声音,甚至一些片面言论是正常的。但个别网民发表的不正确的言论不能代表或绑架中国的主流民意。以此指责中国,对中国是不公平的。

从当前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看,病毒是没有国界的,也不会区分种族和肤色。这场疫情告诉全世界,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抗击疫情,这是所有人都要投入的战斗。遵守各项抗疫举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整个人类社会负责。

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的防控举措对所有在中国土地上的人都适用,包括对在华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的救治,对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一视同仁。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在华外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通过新闻报道以及许多在华外国人在网络的言论显示,绝大部分在华外国人对中国举国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努力和成效表示出了高度赞赏,对中方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予以充分配合,许多人对中国给予他们的关心照顾表示衷心感谢。有不少外国朋友还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地加入到中方抗击疫情队伍中,留下中外友人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

广东省是非洲朋友聚集的地方,广东省政府依据国家抗疫的“外防输入”要求对入境的非洲朋友同对待所有入境者一样进行了隔离,由于入境的非洲朋友数量大,于是有西方政客和媒体将广东省的这一防疫举措说成是对非洲人的种族主义行为。岂不知在隔离中,中国人是自费,非洲朋友是免费的,这一点广东省政府承受了国内很大的舆论压力。种族主义有这样做的吗?

中非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的关系,中非友谊是过去几十年来,双方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进程中结下的,历经风雨考验,是中非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个别西方政客和媒体想借此挑拨中非关系,注定是徒劳的,不会影响到中非友谊发展。而且中华民族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存在歧视和种族主义的民族,种族主义这个词也是在现代才传入中国。中国政府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偏见。说中国搞种族主义,不仅非洲朋友都不会相信,就连正常的西方人也不会相信。

当前中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只有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才能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中国不得已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并不是针对特定人群的,中国这样做不仅是对中国人负责,也是对在华的所有外国人负责。因此我们希望所有在华外国人都应严格遵守中国相关法律和各地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共同防范疫情带来的风险,维护好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安全。

疫情终会过去。超市就在那儿,健身房就在那儿,酒吧就在那儿,到时候你可以像疫情之前那样,尽情的狂欢,尽情的游玩。但是现在,还是忍一忍吧。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