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法方一道,全面落实好两国元首的共识,在共同抗疫中进一步巩固中法传统友好关系,凝聚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的力量,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卢沙野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病毒无国界。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再次提醒: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无论谁都无法独善其身。要战胜疫情,离不开全球行动,离不开携手合作,离不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守望相助。习近平主席指出,“守望相助、患难与共是中法关系的良好传统”。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时任法国总理拉法兰坚持如期访华,成为西方大国领导人中的“第一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法两国元首多次通话和通信,相互支持,彼此信赖。
在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抗疫之际,法国各界纷纷声援。比如,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贵永华同武汉市民一道度过了封城的76天;300余名文艺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40位音乐剧演员合唱歌曲《与你同在》;巴黎圣日耳曼队穿上印有“中国加油”的比赛服等等。
中国投桃报李。3月18日,即法国因疫情实行全国隔离的次日,中国政府向法国提供的医疗物资援助运抵巴黎。中方为法方在国内采购防疫物资和设备提供大力协助,支持其建立运送物资的“空中桥梁”。中法双方分别在援助对方的物资上写下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团结定能胜利”)和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充分体现出两国文化相近,民心相通。这也是人类社会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真实写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精诚合作。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共同负有守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疫情发生以来,中法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更趋活跃。两国专家建立远程会诊机制,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工作,正积极探讨设立中法联合研究基金。
特别是,双方都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中法两国元首在3月2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一致呼吁国际社会团结抗疫,为全球合作抗疫注入了重要动力。中方愿同法方共同努力,推动有关各方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框架下协调合作,开展联防联控,完善全球卫生治理,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加强能力建设,抵御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平等相待。面对疫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甄别病原体,第一时间与世卫组织共享病毒全基因序列,第一个采取历史上最有力、最严格、最全面的防控举措,毫无保留地与有关国家分享抗疫经验,向包括法国在内的12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援助,以实际行动推进国际合作抗疫。
遗憾的是,个别国家企图把疫情政治化、将病毒标签化、对中国污名化,这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法国外长勒德里昂曾在不同场合表示,“法方不会采取和容忍任何歧视性措施”,“为有效应对疫情,任何其他考量都应让位于国际团结与合作”,“1月法国和欧盟向中国提供口罩,现在中国对法国捐助口罩,口罩外交是双向的”。
针对某电视台评论员在中国全国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之际发表不尊重逝者言论,法国民众纷纷留言谴责,表达歉意。针对社会上个别歧视性言行,巴黎市议会通过声明支持中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谴责一切针对亚裔群体的歧视行径。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法国政府、商界和广大民众总体上对中国是友好的。我听到最多的三个词是“支持”、“信心”和“合作”。但某些法国媒体、记者和所谓的“中国问题专家”不时制造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对于这些杂音也不能等闲视之,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适时逐条予以坚决回击,还原事实真相。只有这样才能让偏见和谎言无处遁形,才能让法国民众了解真实中国,让中法关系基础更牢,行稳致远。
当前中法处于抗击疫情的不同阶段,法国疫情仍较严峻,但我们对其彻底战胜疫情充满信心。我们愿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法方一道,全面落实好两国元首的共识,在共同抗疫中进一步巩固中法传统友好关系,凝聚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的力量,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