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党建引领 企业复工达产“红色引擎”

发布时间:2020-04-22 19:04:5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面对疫情造成的严峻经济形势,央企对社会经济恢复正常运转正发挥出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主力军,中国二十冶集团冶金建设公司在关键时刻顶得住,在大战大考中发挥顶梁柱作用,抓紧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为加速企业复工达产装上“红色引擎”,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党建引领 精准施策复生产

中国二十冶集团冶金工程公司党组织坚定站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第一线,坚持党建带群建,发动和依靠职工群防群治,合理搭建党组织,成立了7个基层党支部,每个支部确立1个党建联系人,对25个在建项目分别确立1名新闻通讯员,保证党建工作360度无缝对接。

复工复产,制度先行。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守土有责、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原则,围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要求安排组织生活,与各支部书记签订《党建工作任务责任书》,与领导班子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领导班子党建对接联系点,带头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及本职工作更严、更深、更细、更实地落实在各自分工领域,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将责任落实到位。

建立“四个一批”:通过支部申报,党委批准,建立了10个“党员先锋岗”、4个“党员责任区”,4支“党员突击队”和1个示范工程项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中国二十冶集团冶金工程公司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用初心筑起疫情防护网,激发党员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坚决将疫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抢夺”回来。

劳动力资源中心党支部防疫复工口号:“设备不停,我们不退!”。项目人员2月22日全线复工,人员返岗率达100%。党支部在交通还未恢复的情况下,2月18日包车“点对点”接回返岗员工80余名。在最快的时间内“量身定制”防疫举措,得到政府备案通过。复工后共进行了8次大的停机检修,共完成检修项目255项。

抓党建带队伍 党员闪光在一线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党支部坚持党员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发挥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徽在每一名党员坚守的岗位上闪光。中国二十冶集团冶金工程公司各党支部同步组织了建立“党员先锋岗”、 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突击队、建立党员示范工程项目。在开展的佩戴党徽活动中,号召全体党员主动亮初心使命、亮党员身份、亮先进风采、亮责任义务,工作冲在前、责任担在前、困难想在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骨干和表率作用,展现共产党员“特别负责任、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为复工复产工作注入强大动力、红色力量。

沙钢项目党支部向业主递交“党员带头,一定确保沙钢首个投产项目!”的军令状。党支部把项目人员分成两个党员突击队,开始“五加二”、“白加黑”战役,二十冶人以“零事故、高质量、快进度”高标准要求,五干河钢渣处理线搬迁项目仅用了234天紧张工期,于3月18日热负荷试车全面完成,该项目也成为沙钢集团防疫复工达产的首个投产工程。

爱心集结 彰显国企正能量

疫情阻不断扶贫路。中国二十冶集团冶金建设公司积极响应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一方面通过消费扶贫帮助深度贫困县村民增收脱贫,为贫困村民“脱贫攻坚”献爱心;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智力帮扶,改善深度贫困户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信心完成最后的攻坚。

3月16日,贵州沿河自治县思渠镇斯毛村党支部收到了来自中国二十冶集团邮寄的捐赠物品,2台办公电脑、口罩、手套、额温枪等防疫物资,为这个寂静的山村送来了一缕温暖的春风。

“对他们的帮扶不仅仅是需要消费扶贫,更需要的是智力扶贫”,了解这一情况后,中国二十冶集团冶金工程公司党委书记陈兆兴立即表示组织捐赠,为他们提供绵薄之力。于是,冶金工程公司党委与贵州沿河自治县思渠镇斯毛村党支部开展了“疫情阻不断、千里同心愿”的党建帮扶活动,把电脑重新进行组装,配备了新的键盘鼠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两台电脑快递到了斯毛村党支部。

中国二十冶集团冶金工程公司党委捐赠的不只是电脑,而是村民们脱贫的信心。希望村民们通过互联网,拓宽他们的眼界,利用资源共享学到新的技术,通过他们自强不息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中国二十冶 蔡丽)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