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疫情下新能源车企的“解困”之道

发布时间:2020-04-23 16:36:12 推广来源:北京周报

近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中国3月广义乘用车销量环比增长320.5%,整车制造企业已经开始逐步发力,按下复工加速键。“受疫情影响,我们的销量还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今年3月销量5992辆,环比增长498%,较前两个月已实现了大幅增长。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全面实现复工复产,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展开,上下游供应链也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对《北京周报》说。

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在这当中,汽车制造业作为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全球产业链配合最为紧密的产业之一,受到的冲击更是不容小觑。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生产加工基地复工复产,日均产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5%以上,经销商订单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65%以上,对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形成有力支撑。而车企迅速恢复生产离不开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提早反应和共同努力。

“以北汽新能源河北黄骅基地为例,1月31日销售及生产订单便输入到基地,比常规提前了一个月。”北汽新能源生产管理部部长张羽兄回忆道。疫情暴发初期,为了争取更大主动性,北汽新能源提前锁定并下发了3月份的生产订单计划,并对供应商进行物料及产能摸排,了解实际完成订单的可能性。“但摸排后发现,多家零部件供应商物料短缺,尤其是湖北、浙江等地的供应商大部分都出现了产能不足的问题,而且很多企业的员工还暂时无法复工复产。”张羽兄说。

北汽新能源青岛基地焊装车间工人调试设备(图片由北汽新能源提供)

针对这一情况,北汽新能源主动与供应商沟通协调,调整生产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供应商将生产线转移到疫情相对较轻的地方,并派驻业务员现场督产,确保有问题及时响应。

为解决供应商生产线上工人返岗难的问题,北汽新能源提出了“共享员工”的计划,在确保符合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将自己的部分员工派驻到供应商生产线上进行生产支援,并有效解决了他们的防疫、食宿、交通等需求。

此外,北汽新能源还积极向各供应商提供防疫物资及安全复产经验指导,对有资金困难的供应商给予提前回款,以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压力。

不难看出,核心零部件基本实现了中国本土化生产是像北汽新能源这样的车企迅速恢复生产的关键所在。而对于极少部分需要进口的零部件,很多供应商也都在疫情发生初期提前做了较为充足的进口件备货。

“现在北汽新能源供应商的复工率上升到97%,整体供应产能恢复至98%,各生产基地的生产秩序也都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而且第一批复产复工的黄骅基地不仅全面完成了第一季度的既定生产任务,还通过合理排产,提高设备运转率,为其他企业开展代工业务,追赶工作进度。”张羽兄说。

技术是支撑和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正是凭借在电池、电驱、电控、智能化、网联化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行业领先,疫情期间,北汽新能源保障了自主技术的研发和供应链的深度合作。疫情期间,海内外研发人员也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如期完成了各项研发测试,并针对疫情期间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推出了新一代高效空气净化系统的空调滤清器产品。

疫情期间,北汽新能源卫蓝山鹰队在内蒙古牙克石试验场为复产复工进行作业清理(图片由北汽新能源提供)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及新能源车生产和消费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而且中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也处于国际领先位置。“因此,尽管目前受到了一定的疫情影响,但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不会改变。”刘英说。

此外,政策导向效应也将进一步作用在新能源车企上:随着国家公布将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购车优惠政策延长两年及继续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消息,新能源车企全面复工复产后,有望销售也按下“加速键”。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