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疫情中的逆行者

——记一名普通的武汉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0-04-27 15:25:33 推广来源:人民中国

4月6日东风本田全面复工复产,崔云疆是第一批回到工作岗位的工程师。在迎来期盼已久的复工前,崔云疆作为一名普通的武汉市民,一直积极关注着疫情,并且在了解到社区急需志愿者后,在疫情最为严峻的一月底,主动报名参与了志愿者服务工作。我们通过电话采访了他,请他讲述自己的封城抗疫故事。

1月23日武汉封城。

封城开始不久后,崔云疆相继接到了不好的消息,他的亲戚,楼上的邻居有人确诊得了新冠肺炎。

“当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很少,心情特别慌乱。”回忆疫情初期的感受,崔云疆说道:“后来随着对疫情的了解加深,再加上看了媒体的报道,我就觉得隔离在家,确实是配合政府工作,也能够保护自己,但还有很多事情急需人手去做,我得去做点什么。”

在自己居住的社区进行消毒工作的崔云疆

于是从1月30日起,崔云疆报名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服务,一直坚持到3月初,东风本田恢复线上办公为止。

“我的工作刚开始主要是,联系武汉市各个物资供应点,在满足医院等一线岗位需求的前提下,寻找可以提供给社区物业的物资。因为当时社区物业的防疫物资其实也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社区工作人员其实都是在防护不足的情况下坚持工作的。”崔云疆介绍道:“我就负责联系物资,然后开自己的车去提货,搬运回社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微信、电话与供货商沟通物资情况。平均两三天会驾车去武汉各地运输货物,每次往返要用掉半天多的时间。后来随着防疫资源的紧缺逐渐得到缓解,我就开始主要做社区的消毒工作,每次工作4小时左右。”

崔云疆在搬运物资时,拍下的汉口北物资集散处的情景

回顾一个多月的志愿者工作,崔云疆感觉最辛苦的还是一月底刚开始工作的那一段时间。“当时社区志愿者较少,疫情形势也非常严峻,我为了保证自己个人和家人的健康,每次出门运物资的时候,都会认真做好防护。拿口罩做例子,我戴了三层口罩,最里面是一个KN95,中间是一次性医用口罩,最外面一层是普通口罩。除了做好个人防护,还要尽量减少人员接触。例如采购物资,我会提前和商家联系好,物品放在门外一定距离的地方,自己进行搬运,回到社区也是我一个人将物品搬放到指定地点。每次运送物资基本都是几百斤,穿着防护装备,来回搬上一次,真的汗流浃背,喘不上气。”

到了3月初,伴随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路上的车开始多了起来,崔云疆在运送物资的路上,拍下了当时的路况

其实在做志愿者的最初的一个月,崔云疆一直没舍得换掉,戴在最里面的KN95口罩,因为他觉得这样防护性高的口罩得让给更需要的人。直到疫情后期,他才自费买到了防护面罩和防护服,此前都是在用具有防水性能的普通外套和游泳眼镜这些简陋的防护装备。

对这些辛劳和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崔云疆没有太在意。说起这次志愿者工作的感受,他感慨道:“开始做志愿者后,发现有很多人还在坚守,这也给了我信心和鼓励。而且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加入志愿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服务内容涵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我觉得作为武汉人,作为中国人还是非常自豪的,对战胜疫情更有信心了。我家里亲戚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社区书记,物业员工,还有协调物资的工作人员,大家一起建了一个群分享信息互相鼓励,我每次做完志愿者服务回到家里,女儿、妻子也给了我各种鼓励和支持。感觉在这次疫情中,家中彼此间的亲情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

东风本田在3月初开始试生产,崔云疆作为第一批复工的工程师和他的同事们重新开始了一度因疫情中断的工作

4月6日在停工两个多月后,东风本田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基础上完全复工复产。崔云疆和他的同事们现在都在加班加点,争取尽快完成之前因为疫情而延期的项目。“感觉经历了这次疫情后,大家都更热爱自己的工作了。”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崔云疆,心情非常激动:“在做志愿者服务时,我常和社区、物业的人说,等我回公司上班,就帮不了你们了。我哪天不来做志愿者了,咱们哪天就胜利了。”

4月8日武汉解封,在崔云疆和千千万万个和他一样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的努力下,武汉终于熬过冬天逐渐恢复生机与活力。

图:崔云疆提供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