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后,为了遏制蔓延,许多疫情严重的国家都要求民众居家隔离。但隔离政策在每个国家得到的重视程度全然不同。美国各州于3月中旬开始实施“居家隔离”的政策,但确诊人数还是不断增长,自4月25日起,每天新增病例都在3万以上。
到底是哪出了问题?近日,《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小唐纳德•麦克尼尔(Donald G. McNeil J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比于中国,美国的居家隔离更像是“巨大的花园派对”。
严格VS宽松
疫情高峰期,中国执行了严格的居家隔离措施。比如,小区进出需要出入证,外人严禁进入,甚至有的小区,全家每天只能派一个人出入购买生活必须品。单位上班需要查看健康宝,戴口罩,定期消毒等等。
相比于中国,美国的居家隔离要求是较为宽松的。以全美第一个实行居家隔离的加州为例,尽管3月19日开始实行,但人们只要保持安全距离,仍然可以上街慢跑,锻炼,遛狗等等。
几天前,南加州持续高温,数万人齐聚橙县海滩避暑,无视社交距离,场面“蔚为壮观”。这可把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气得够呛,宣布关闭橙县海滩,警告居民“病毒不过周末,也不会因为海岸周围阳光明媚就在家待着。” 然而,州内其他海滩仍然保持开放,人们可以去游泳,冲浪,散步,慢跑,只要是移动的活动都可以(阳光浴,静坐不行)。
“与中国甚至意大利的居家隔离相比,我们的隔离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派对,而且越来越松散。”小唐纳德•麦克尼尔在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采访时说:“我听说,还有人在户外烧烤,还外出与网友约会,还组织孩子们约着玩。不幸的是,这就是美国每天都有大约3万新增感染病例的原因。”
支持VS抗议
中国的居家隔离,绝大多数国人是支持,理解并且配合的。尽管这段时期非常难熬,但大家开启“客厅运动会”,当起“中华小当家”,还通过云办公、云听课、云旅游各种方式让生活保持节奏。中国民众配合政府行动,暂时牺牲个人自由,尽最大可能切断病毒传播。
与中国“全民抗疫”不同,在美国确诊病例不断高涨的情况下,部分州的一些民众反倒是开启了“抗议”模式。4月下旬,美国德克萨斯、密歇根、明尼苏达、加利福尼亚等十几个州爆发了反对“居家隔离”的抗议活动,要求解除禁令。示威者打出了“自由是宪法赋予的权力”、 “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的标语,不仅没有佩戴口罩,甚至部分示威者携带了枪支。当被记者问到“你不怕感染新冠病毒吗?”有的示威者回答“不怕,我有免疫系统支持” “每个人都会死,谁都不会活着离开”……
相比于国人对钟南山、张文宏等专家的认可和尊重,一些参与抗议游行的美国人竟然喊出了“解雇福奇”的口号。福奇是知名流行病学家、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年近80岁,服务6任美国总统,可谓是美国的“抗疫队长”。解雇口号引发了专业人士的不满,不少护士走上街头,戴着口罩,通过沉默的方式来反对抗议。而福奇则表示如果匆忙解封,只会事与愿违。
美国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所谓追求自由的权利,一个是庞大失业率的经济现实。然而,没有生命,何谈自由,最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经济。
根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OnePoll的调查显示,百分之四十的美国成年人连四百美元的应急存款都没有。与有储蓄习惯的中国人不同,许多美国人几乎从不存钱,导致他们抗风险能力很差,非常容易破产。疫情导致的失业潮也许是美国急于解禁的最主要原因。而根据美国4月30日公布的最新失业数据,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至少有3000万美国人申请失业补助,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倘若真的解禁,小唐纳德•麦克尼尔表示,大约头两周还会很平静,但情况随后就会急转直下。确诊病例会持续增加,住院人数会持续增加,会有很多人死亡,“因此,我们必须对出行持谨慎态度。”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