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向全球蔓延的危急时刻,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力争坚守阵地、有所作为,利用新媒体平台倾力打造对缅文旅桥梁、丝路窗口,进一步拓展中心功能,丰富传播渠道,全方位培育新兴“云模式”文旅品牌。
正如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徐玲所说:“一定要从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精心策划和实施好文化和旅游部统一部署的‘云游中国’线上系列活动,通过五大板块九个栏目的活动,做到精耕细作,广泛推广,脚踏实地服务好当地民众,为疫情结束后继续开展‘中缅文化旅游年’蓄势发力。”
云资源:在中心新媒体平台上线《云·游中国》文化旅游系列专题、《健康讲堂|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线上特辑》、《带你打卡中缅传统节日》等栏目,与缅甸人民共享中国人文历史、旅游景观、健康防疫、民俗文化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内容和资源。越来越多的缅甸受众通过中心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感知中国,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一位名叫Thin Thazin Aung的学员说:“很感谢中心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我很喜欢《云·游中国》对安徽、云南、上海等省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中缅文介绍,方便大家在疫情期间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云课堂:中心利用防疫期间民众居家为主这一时间窗口,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跨时空传播优势,打造《中华经典名句汉缅对照》、《悦享课堂——汉缅同义词句解析》《云教室|中国民族舞蹈培训》等线上教学栏目,让师生“云”中相会,做到停课不停学。同时,与缅甸最大的传媒集团瑞丹伦集团旗下的skynet电视台合作开发汉语、教学等视频培训课程,全面、持续地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一位叫名Wai Lwin Phyo的学员表示:“我的业余爱好是舞蹈。我最喜欢中心开设的《中国民族舞蹈培训》课程。在家就可以在网上跟着学,既得到了艺术熏陶,又锻炼了身体,抗击疫情。” 一位名叫Ingyinn Hmwae 的学员说:“我一直在学中文。我很喜欢《悦享课堂--汉缅同义词句解析》的课程。既可以听,又可以看,还可以同时学到中缅文的成语。看不懂中文时,我看缅文,然后再看中文,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位来自博文教育培训学校的学生Ni Ni Moe说:“中心发布的《中华经典名句汉缅对照》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字的力量真的太强大了!”。
云互动:4月以来,中心持续上线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栏目,受到网友们热切关注。中缅两国网友纷纷在Facebook留言板、微信群积极交流互动。一位叫Su Yi Mon的网友深情留言“我爱中国!”中缅语言学习爱好者表示“教学栏目既适合学习汉语的缅甸朋友,也适合学习缅甸语的中国人”。一位网友为《健康讲堂》赋诗一首:“新冠肺炎隔离好,健康讲座看特輯,防护学习均不误,中缅同宣兩相宜”。中心还加强了与会员和学员的联系,在线上表达对他们的牵挂、慰问和关心,及时回应线上活动相关咨询及建议,在“云”上实现了良好的沟通与互动。
云欣赏:中心通过《云欣赏》《周六影院》《云·游中国》等栏目推出文化艺术表演、影视作品展映、美术摄影展览等缅甸民众喜闻乐见的的各类线上活动,并配以创意优美的中缅文贴文,进行意蕴内涵和表达方式上的创新,使受众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即将推出的《移动中国剧场》将在线上为广大网友呈现更多的经过缅语本土化译制的中国影视剧和纪录片,如电影《战狼2》、电视剧《奋斗》、记录片《一带一路》等。一位名叫Thant Thadar Wai的学员说:“《云欣赏》带来的古筝曲《梦江南》太美了!我非常喜欢中国的音乐。音乐就像我的医生,帮我调解心情,使我快乐。感谢中国文化中心在疫情期间带来这么好的艺术享受。愿国泰民安、山河无恙”。
云抗疫:中心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抗疫主题线上活动,开辟了《文艺抗疫》和《健康讲堂》两个固定栏目。精心制作的短视频《中缅齐战“疫”·胞波情谊深》诠释了中缅命运共同体深刻内涵,引起网友极大共鸣,上线当天点击量就达8618次。一位网友留言说:“当看到中缅两国联合抗疫的一幕幕生动感人的画面时,禁不住泪目了”。《分享中国经验·助力全球抗疫--中国陕西农民画抗疫宣传英文海报线上展示》,《文艺抗疫|国粹京剧为全球抗疫加油鼓劲》,佟丽娅、蔡徐坤演唱的抗疫歌曲《山河无恙在我胸》,《笔墨戎装·美术担当》抗疫美术作品线上展示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为全球抗疫助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位网友留言说:“《山河无恙在我胸》太棒了!缅文字幕让我们也能看得懂歌词,期待有人用缅语演唱。”一位网友看了抗疫美术作品线上展示后表示:“还可以投稿吗?我也要创作美术作品,为国际抗疫尽一份力”。
这次疫情对传统的文化和旅游宣传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作为对缅展现中国形象的窗口和平台,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和我驻缅甸使馆的要求,积极转型,践行使命,通过数字化联系和各种在线主题活动开创了对缅文化旅游工作新模式和新局面。
本文由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