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京春
2020年的春天,不期而至的疫情打乱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也令全世界的音乐人猝不及防。但是,音乐世界并没有因此放慢节奏,“美国第49届国际双簧协会大赛”“美国金钥匙钢琴作曲比赛”“安东·鲁宾斯坦音乐大赛”“第22届斯克里雅滨国际钢琴比赛”等多项国际重要音乐赛事搬到网上举行。更令世人瞩目的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在这种全新的竞赛方式下勇于进取,在世界大赛中接连获奖。他们用旋律述说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娜木拉(左)、党总支书记王绍武(中)、教学副校长金京春(右)在进行线上教学。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是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从这里毕业的近万名学生遍布世界著名艺术团体和院校,他们是国际音乐赛事获奖名单上的常客。往年春天,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都会热情拥抱来自全世界的青少年才俊,今春遭遇疫情袭击,根据教育部指示,在中央音乐学院党委、院领导的部署下,附中领导班子迅速成立了疫情期间工作组,在延迟开学的情况下督促各学科组成了“线上教学小组”。根据钢琴、弦乐、管乐、民乐、作曲、理论、视唱练耳和各种共同课、文化课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计划。3月2日,线上教学正式开课,专业课采取视频方式教学,文化课进行网上教学,分组答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音乐教学,特别是像演奏这类专业,学生习惯了在琴房练习,习惯了一对一授课,现在却要蜗居在家里,通过小小的屏幕与老师互动,变化不可谓不大。而像合奏这样需要高度配合、频繁互动的练习,更是不容易,附中老师想出各种办法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室内乐教研室组织学生隔空开展合奏课训练。学生报名参加合奏课后,首先由老师将他们分成合奏小组,安排好上课时间和合奏曲目。然后,教师将曲目分声部发给学生进行练习,老师再通过网络视频单独指导学生演奏的速度、节奏、音乐处理。每个声部的学生将练好的曲目的音频视频发给老师。最后,由附中电教室教师利用专业软件把各声部的演奏音像合成在一起,变成一首合奏曲,利用这种新的模式来检验合奏练习的效果。
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回信,激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五四青年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校党委及时组织师生进行了学习。老师们表示,要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创作时代精品力作、引领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责任,用音乐立德树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学生们表示,他们一定会珍惜难得的安全学习环境,健康地成长成才,以艺报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有情怀的艺术青年。
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春天,平日喧嚣热闹的剧院教室归于平静,“贝多芬、舒曼、巴赫……”都开启了云端之旅。每天老师们将知识通过网络云端传递给莘莘学子,学生们通过网络展示学习成果,师生们共同奏响2020年抗击疫情难忘而美好的乐章。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