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
近年来,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委、县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三产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宣汉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了“从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到“全省减贫人口最多”的华丽蜕变,并将继续行进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大路上。
宣汉县城西区新城一角。
宜居乡村全面开花 人居环境大步向前
宣汉县坚持“全域规划”建设模式,统一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深入实施“广厦行动”,“厕所革命”扎实开展,所有行政村电力、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巴山大峡谷、西南七镇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区,庙安乡八庙村等5个村被评为全市“最美宜居乡村”。
精品引领异军突起 产业兴旺筑牢根基
宣汉县坚持一个产业园区就是一个乡村旅游景区的思路,分区分片建设脱贫攻坚引领区、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培育和发展好“牛、药、果、茶、菌”特色产业。宣汉县始终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龙头带动”效应,着力走出一条“以产业促增收助脱贫”的旅游扶贫新路径。
社会治理更加有效 乡风文明焕发风采
全县推广“453”工作法,各村(居)委会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及红白理事会,完善了“四会”制度和村规民约,重点开展了整治薄养厚葬、“等靠要”、黄赌毒、滥办大办酒席等不正之风专项行动,全县上下滥办大办酒席的现象明显减少,乡风民风有了很大的改善,创建文明村镇、“四好村”共计300余个。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宣汉县是四川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县,致力于解决“土地撂荒、人才匮乏、农民增收”问题,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在“人、地、钱”农村发展三大要素上做文章,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现代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为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动能。
2020年,宣汉县将聚焦脱贫奔康、产业突破、基础升级和环境优化四大重点着力,从而实现民生福祉大改善,推动经济实力大提升,增强转型发展大动能,释放改革开放大活力。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表示,今年宣汉县要紧扣达州市“经济总量‘冲刺4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目标,决胜全面小康、厚植转型优势,为加快建设繁荣美丽新宣汉继续奋斗。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