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传军
2019年年底,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哈尔滨路派出所等100个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大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耀威同志向“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授牌。
哈尔滨路派出所地处大连金普新区核心区域,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5.2万人,中外大小企业2000多家。这里是大连金普新区行政中心、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人流、物流集中活跃,维护平安稳定的压力巨大。近年来,哈尔滨路派出所以“十年磨一剑”精神践行“枫桥经验”,全力创建“最优平安发展环境派出所”,深入推进基层警务创新,首推户籍、出入境、交通管理“综合窗口”,首创“企业平安之家”,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哈尔滨路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爱大连、爱公安、爱岗位”理念,秉承“党建+共治”理念,围绕“两无一平安”社区建设,发挥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书记,警务室与居委会 “同址办公”优势,打造群防群治、多元融合的基层警务团队,辖区业委会、物业企业还成立了54个非公有制联合党支部,由社区民警挂任支部书记。
所长纪长阳说,“党建+共治”是派出所的“命门”, 建设“两无一平安”社区即无发案社区、无重点人口失控社区、平安社区,是派出所的职责,枫桥经验的根本在于“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哈尔滨路派出所始终把矛盾纠纷调处当成大事、正事。
建立了“五方联调”机制,成立了驻所人民调解室,通过多种形式,努力实现矛盾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同时引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参与调解,最大限度地防止矛盾激化、风险外溢。年均调处各类纠纷1200余起,成功率达95%以上。
“事后干预”向 “事前预防”“事中纠偏”的转变,也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民转刑”和越级上访问题的发生。部队特种兵出身的民警王洪芹通过采取延时工作法、错时工作法、预约工作法和上门服务等有效办法,真正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辖区居民家门口的派出所。
2015年5月,开发区分局实施“互联网+警务服务”创新,哈尔滨路派出所首创“企业平安之家”服务平台,为企业安防、证照办理等开辟绿色通道。原先在大学任教的民警杜晓静被选为服务企业专干,以“杜晓静警务室”“外籍人员服务站”为实体依托,开通运行以企业平安之家微信群、外籍人员微信服务群、平安哈尔滨路派出所微信群和员工安全防范线上课堂等为矩阵的掌上警务。4年来,辖区涉企案件发案下降一半以上,涉及外商的可防性案件实现零发案。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