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在线教育成了就业新希望?

发布时间:2020-06-10 16:43:48 来源:中国报道

疫情之下,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它不仅有效帮助近2亿学生解决了“停课不停学”问题,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诸多求职者的新选择。

《中国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求职者中有线下辅导机构的老师,有传统媒体从业者,有应届硕士研究生……他们选择在线教育行业的理由不同,但入职后的感受和对这一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却相似。

被迫失业后紧急转型“线上”

疫情刚发生时,在线下辅导机构担任初中物理老师的刘宇凡内心就充满担忧: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会不会失业啊?

果不其然,一周之后,他就接到了停课通知,什么时候开学也不确定。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被迫“失业”让他的家庭瞬间断了收入来源。

“刚失业那几天,心里特别慌。有几位学生家长建议我在网上给孩子们上课,一开始我是不接受的,因为我一直认为教育就应该师生面对面。后来在网上刷招聘信息发现,转型‘线上’可能是唯一的出路,但家里不是很具备上课的条件,就放弃了。又在家呆了一周,有朋友告诉我有一家在线教育公司招人,建议我去试一试。我就赶紧投了简历。”刘宇凡说。

刘宇凡的第一次面试,双方都感觉不错。但从多方打听了解到,这个公司的入职流程比较慢,要经过几次试讲才能确定是否录用。“这对我这种迫切需要重新就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煎熬。但没想到很快就接到了试讲的通知。”

与刘宇凡一样经历的人还有很多,“今年的招聘信息发布后,我们收到的求职简历比往年同期多了很多。”三好网总裁余敏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并且经过内部研讨,我们决定破例加急审核试讲,尽快帮助他们实现入职。

“几次线上试讲之后,我对在线教育有了全新的看法,也顺利地融入了教学工作中。”刘宇凡说,“一段时间下来,我越来越意识到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是深刻的,不可逆转的,以往我对线上教育的偏见如今完全没有了。”

“工作氛围给我吃了定心丸”

△ 4月7日,85岁的“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上直播课。

和刘宇凡被迫失业不同,刚刚入职“作业帮”的王雪向《中国报道》记者坦言:“我相信任何一个跟我一样,在鼠年春节之前跟领导报备了要辞职的人,都被春节后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一记闷棍。”

2019年10月,因为下定决心离开传统媒体,所以王雪跟领导谈辞职的时候斩钉截铁。尽管领导三次挽留,她还是秉承着90后“勇敢裸辞”的光荣传统,坚定地递交了辞职报告。“那时候我向往互联网企业的自由和广阔发展空间,想转战互联网企业,但是汽车、短视频、财经多个企业叠加,还没有想过具体要在哪里落脚。”

然而,疫情的暴发把王雪的计划全部打乱了。“2020年除夕是我过的最焦灼的一个春节。”王雪坦诚道,处在回不去也没处去的尴尬境地。曾经的招聘APP上刷不完的职位,几乎纷纷下架。仅剩的几个,薪水也少得可怜。

焦灼之中,王雪终于等来了offer,而且还是两个,一家是在线教育公司,另一个是某体制内公司新媒体。“接到offer后的那两天,我的心情从焦虑变成了纠结。一份是体制内的新平台,一个是互联网行业的新企业。怎么选择呢?父母坚持让我选择体制内的工作,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工作才稳定。但最终我决定成全自己的初心——进互联网行业,选择了作业帮。”

“说实话,入职之前我也有些担心,在线教育是我从没接触过的领域。入职第一天,我就看到教学区的老师们都在勤恳踏实地备课、技术区的同事都在认真钻研技术……整个公司工作区热火朝天的工作氛围给我吃了定心丸。”王雪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一段时间下来,我对在线教育这个行业以及公司发展前景都非常看好。互联网公司更有活力,待遇也好,所以我认为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不试一试,不会知道

△ 4月18日,求职者在查看招聘信息。

相比刘宇凡和王雪经历过职场的磨炼不同,作为今年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李莉本来计划年后开始好好找工作,但自疫情暴发以来尤为焦虑,还能找到工作吗?过完年她就开始拼命投简历,但一直没有接到任何offer,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她未踏出校园就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

“我此前的实习经验主要是做社群运营这块,因为工作的方法论类似,所以一直以为求职不限制领域,找份工作还是不难的,然而现实却严重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李莉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后来在学校组建的校友群里,听大家的分析才了解到,在线教育享受到疫情红利用户大增,对运营人员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大。这一消息仿若指明灯,于是我把找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在线教育行业。后来,在学长的内推下,成功入职了一家在线教育公司伴鱼,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

李莉坦言,她未踏出校园时的目标就是进互联网公司,从未想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现在和入职体制内的同学聊起来,我很满意现在的工作,虽然没有他们所谓的稳定,但是待遇比他们好,而且工作不枯燥,最关键的我认为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招聘人数翻番成业内常态

△ 在线教育行业广告在北京地铁大面积铺开。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很多行业选择裁员、缩招之际,在校教育公司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往年相比却明显增加。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提供了10000个就业岗位,70%主要集中在辅导教学类辅导老师和学习规划师的岗位,其他产研、设计、运营、市场、业务支持、职能中台类占比大概在30%。招聘人数和往年相比增长了150%,求职人员素质也较往年有一定提升。”作业帮校招负责人如是说。

疫情初期,短时间内涌入的用户让“伴鱼”的用户池规模基本翻了一倍。为了满足业务的增长,利用成熟的培训体系,伴鱼在春节期间迅速启动了人才招聘。“截至目前我们已提供了600多个岗位,主要集中于产研部门、销售和班主任等。目前,为伴鱼服务的人员数量已达到1000多人,今年计划增加到2000多人。招聘人数增加了200%。”伴鱼创始人兼CEO黄河告诉《中国报道》记者,“相比往年,公司对应聘者的要求提高了,主要是体现为对学历和成长性的要求,其中名校的学生呈增长趋势。”

和伴鱼一样,三好网自疫情发生以来招聘人数也增长了200%。此外,疫情期间三好网每月还帮助近200位线下老师完成向线上老师的转变,最终成为三好网的平台授课教师。

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