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借所谓“新疆问题”分裂中国,美国图谋不会得逞

发布时间:2020-06-25 20:16:49 推广来源: 百万庄通讯社

6月17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所谓的“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宣称新疆“大规模关押少数民族”“严重侵犯人权”“压迫少数民族、迫害宗教自由”,诬称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为“关押营”“再教育营”……

其实质无非是要遏制中国的发展,搞乱中国,以达到其丑化、削弱、分裂中国的目的。

借所谓“新疆问题”,企图分裂中国

美国一些政客和反华人士千方百计企图分化中国,达到其削弱中国的目的。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支持 “台独”“港独”“藏独”“疆独”势力,为分裂中国的组织和个人撑腰打气,肆无忌惮地干涉中国内政。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新疆从来不是什么“东突厥斯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这“三股势力”在新疆地区策划实施了数千起暴力恐怖事件,导致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数百名公安民警殉职,财产损失无法估算,给新疆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 触目惊心!恐怖主义为祸新疆。新疆反恐记忆,大量画面首次曝光。(来源:CGTN)

但是,美国一些政客对“三股势力”在新疆制造的暴行熟视无睹,对受到暴力恐怖威胁的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漠不关心,却企图通过“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为“三股势力”摇旗呐喊,挑拨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煽动民族仇恨,割断新疆各民族文化同中华文化的联系,支持民族分裂势力。

这充分暴露了美国一些政客和反华势力妄图借所谓“新疆问题”分裂中国的险恶用心。

在人权问题上,玩弄双重标准

美国一些政客和反华人士长期以来妄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手段“西化”中国,实现其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人权问题是中美两国长期争论和分歧的问题,美国通过“人权外交”时常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内政,炮制“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在他们看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不民主,没有人权,反之则然。

事实证明,对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暴恐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严重践踏了人类尊严。

面对“三股势力”的现实威胁,中国新疆遵照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公约,依据国内法律法规,采取果断措施,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

通过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去极端化工作,旨在从源头上消除“三股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针对部分学员缺乏职业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教培中心将学习职业技能作为提升学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新疆已有效遏制了恐怖活动多发频发势头,保障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权、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近65年来,经济总量增加了80余倍,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底,新疆累计实现73.76万户、292.32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9.4%降至1.24%。

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玩弄双重标准,把所谓的人权装在手电筒里光照别人不照自己。美国自身人权纪录劣迹斑斑,却经常以“人权卫士”“人权教师爷”自居,动辄对他国人权状况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充分体现了美国霸权主义行径。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6月19日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对美国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执法后死亡事件表示强烈谴责。无数事实说明,美国关心人权问题是假,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其价值观、社会制度是真。

充斥对中国治疆政策的偏见

美国一些政客和反华人士企图通过丑化中国,达到其诋毁中国国际形象的目的。

该“法案”充斥着对中国治疆政策的偏见,否定新疆发展建设成就,无视新疆各族群众的真实感受,借此污名化中国,损害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支持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新疆的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在宗教问题上实行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 新疆乌鲁木齐夜景(来源:图虫)

新疆目前有28000多处宗教场所,其中包括24000余座清真寺,平均530位穆斯林民众就拥有一座清真寺。新疆已连续三年多未发生暴恐事件,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新疆2500万各族群众的生命权。事实终归是事实,是任何丑化也否定不了的。

“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 签署成法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践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又一例证。事实胜于雄辩,谎言终究会被戳穿,美国企图通过该法案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不会得逞的。

- END -

撰文 / 丁金光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

编辑 / 张晶

图片 / 网络

美编 / 高铭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