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四川会东特色端午:富足和谐的民生画卷

发布时间:2020-06-29 16:26:0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地处金沙江畔的会东县,民风民俗荟萃川礼云情、融合蜀风滇韵,积淀下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和地域文化底蕴,形成了别具风味的地方文化特色。而为纪念屈子忠义殉国的一年一度会东特色端午节,吃药膳、泡药澡、“游百病”……范围之广,盛况空前,与火把节、清明节齐名,被称为民间三大宴。

浓浓药草味

端午节,会东人称为“端阳节”。据清代《归顺直隶州志》载:“五月初五,家家悬艾虎挂蒲剑,饮雄黄酒,以避疠疫。”会东人过端午节,除了在挖药草、挂药草、炖药根、泡药澡等“药”上做足文章,还有佩戴香囊、女儿回娘家、“游百病”、喝雄黄酒、吃粽子大蒜鸡蛋等不少风俗习惯,其隆重程度不亚于过春节。

自从端午成了国家法定节假日,会东的端午不但来得早,内容也丰富多彩。

还在端午节前两三天,勤劳的山里人便背着满背篼的菖蒲、艾蒿、党参、血藤、樟木、白香、透骨草、伸筋草、龙胆草、小寒药、牛蒡刺等野生药草,挑着满箩筐的野菜、山果涌进县城特设的药草一条街。顿时,县城人山人海,药草飘香,端午节也就有滋有味地开始了。

走在药草一条街上,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草药琳琅满目,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手里都攥着、胳臂里掖着、怀里抱着的都是精心挑选的药草。而卖药草的山里人,他们并不在乎你给多少钱,就图一个喜庆、热闹,花不了几元也能让你满载而归。

端午节时值夏季,正是疾病流行的季节,无论是吃药膳、泡药澡,还是缝香囊、挂艾蒿,都有驱邪避恶、以求身心平安的寓意。当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飘洋过海”的“洋”节冲击着我们传统节日的今天,会东人仍然保留着这古老的民间习俗,形成了一道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

别样端午情

会东人过端午节,除了有插蒲艾,饮雄黄酒,吃大蒜、盐蛋、抓酥包子、粽子等传统习俗外,还有吃药膳的习俗。这种用沙参、马刺根、牛蒡根、当归、黄芩、山药等加上土鸡、老火腿、腊猪蹄同炖的药膳,入口汤鲜味美,唇齿留香。

“泡药澡”也是会东人过端午节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人们将采自山里的各种药草用大锅熬制出浓浓的药草汤,然后美美地泡上半个时辰,消淤止痛、舒筋活血,防病于未然,除疾于无形。

而在乡村,会东人的端午节还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团聚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忙忙碌碌、热闹非凡,煮粽子、盐蛋、大蒜,杀鸡、鸭、鱼,熬制药根汤。等所有美味准备就绪后便开始“献饭”祭祖、畅饮雄黄美酒、品尝药汤香粽,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药草一条街人流摩肩接踵,药草多得数不清……”早在端午节前两天,会东人的朋友圈就被这样的消息刷屏。

“经常听朋友说会东的端午节热闹得很,我们准备过来感受一下浓郁的端午气氛……”这是邻县一位朋友用微信发给记者的一条消息。

综述各类信息可见,会东特色的端午文化影响范围之广,已深入人心。

大欢庆,同安康。会东人的端午节,绵延的是传承千年的民风民俗,折射的是一幅富足、和谐的民生画卷。( 赵海华)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