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疫情颠覆人们十大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0-07-01 17:02:0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崔震海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品和疫苗的研制工作仍在进行中。为应对疫情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带来的重大冲击以及不确定性,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被颠覆。大家要时刻警惕病毒爆发,适应长期与病毒共存的生活状态。

居家 “云” 上生活方式常态化

居家“云”办公或永久持续。疫情期间,全球超过20%机构采取居家办公的方式。春节后开工第一天,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了线上远程办公模式,涉及近3亿人。Facebook宣布未来10年将调整业务结构,4.5万名员工中一半采取永久性居家办公,Twitter也选择大部分员工无限期居家办公。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微信、电话、QQ在职场沟通中的占比分别为84.2%、46.3%、35.8%;清华大学调查显示,11.23%的人喜欢居家办公,60.79%的人喜欢居家办公和办公室办公结合……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量企业采取线上办公或永久持续,为“云”办公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居家“云”课堂颠覆传统教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受疫情影响,目前已有191个国家关闭学校,全球超过15亿学生无法返校学习,全球学校纷纷启动网课。从2月中旬开始,我国大中小学均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实践表明,与线下课堂相比,在线课堂到课率显著提高,师生互动更为充分。在线教育模式长期持续,可能会颠覆传统校园教育体系,加速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革命。

社区居家养老开启“云”模式。社区养老采用“云”上管理模式,为社区老人建档立卡,开展养老服务,社区医疗站和相关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辅助医疗。疫情期间,上海全市3200多名居家养老护理员共服务困难老年人超过11000位,日送餐量达10000客,送餐量最大的街道每日超过400客。

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2.5388亿;2025年、2034年、2050年将分别达到3亿、4亿、4.79亿人,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成为目前主要的方式(除必须医疗辅助的老人外)。政府、行业、协会、社保、医疗、科研单位和相关机构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向标准化、智慧化、规范化、良性化、可持续化发展,开启普惠型居家养老新时代。

居家智慧“云”诊疗高速增长。避免医院聚集疫情传染,基本的健康检查可以在家庭开展。线上家庭医疗健康市场快速发展,如氧气机、血氧仪、体温计、血糖仪和心率计等快速普及。2020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大涨幅达31.28%。医药电商活跃人数峰值达到148.21万,头部企业最高用户增长率为8.27%。疫情后远程就医和健康指导将成为医院标配。

社区居民广泛采用“云”消费。避免进入实体店聚集感染,人们大多采用在线消费的模式,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生活必须品。春节长假在家中钻研厨艺成为全民性娱乐活动,据美团统计,美团外卖上的烘焙类商品搜索量增长100倍。第一季度,亚马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达755亿美元。疫情后居家“云”消费成为主流的居民生活消费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调整市场营销战略,将居家消费同社区线下消费相结合。

居家休闲娱乐进入“云”时代。由于外出活动减少,春节假期延长、开学复工时间推迟,人们居家参与“云”上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电视、网络新闻、传统娱乐(麻将、扑克等)和健身等,丰富生活调整心情,电子娱乐消费群体持续增长。疫情后电子娱乐产业借助5G等高科技平台创新高速发展,电子娱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App Annie数据显示,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2020年3月的周均游戏下载量超过10亿次,增长30%。在中国、韩国等特定市场,疫情爆发期间,手游的周均下载量同比去年也有了35%~80%的增长。京东大数据显示,仅春节期间,平台上跳绳成交额就同比增长56%,哑铃同比增长60%,拉力器同比增长109%,划船机同比增长134%,自营瑜伽垫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50%。

社区疫情网络化监管常态化

为及时发现疫情和防止疫情传播,各大社区24*7小时不间断监控,通过体温检测和登记系统实行出入限制措施,小区居民凭本社区健康出入证进出,限制不同社区人员交叉流动。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应用,加强各单位、各部门间数据共享,将信息化手段引入社区防控中,加强大数据信息的推送,人防加技防,创新防疫举措并提升防疫成效。同时,巩固社区防控工作成效,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

疫情后,将构筑起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法治化以及构建机构健全、设施完备、主体多元、供给充分、群众满意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家庭生活消费降低、储蓄增加

疫情带来了更趋于保守和理性的消费方式。人们更倾向于仅购买生活健康必需品,同时加大储蓄力度,为降低生活风险做长期准备。

4月21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年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3.9%。50.2%的家庭会增加储蓄并减少消费,40.4%的家庭维持当前状况基本不变,仅9.4%的家庭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欧央行数据显示,3月份,意大利储户储蓄168亿欧元,远高于34亿欧元的长期月平均水平;西班牙家庭储蓄101亿欧元,也高于23亿欧元的平均水平;英国央行的数据则显示,3月份英国家庭银行存款增加131亿英镑,创下月度增幅的新纪录。截至5月中旬,法国储蓄总额已增长逾600亿欧元。

公共交通出行减少、自驾增加

5月1日至5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21亿人次,较去年同期日均下降53%。截至3月25日,全球共有20多家航空公司全线停飞所有航班。国泰航空公司和汉莎航空各自削减了96%和95%的运力,大韩航空则削减了85%,达美航空削减了70%。

不少国家和地区关闭了包括汽车、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自行车成为重要出行方式。俄罗斯自行车销量达到去年同期的60倍;而美国通勤和健身自行车较去年同期销量增长66%,休闲自行车的销量增长121%;意大利5月出台为消费者购买自行车提供补贴等经济刺激措施,同样推升自行车销售。

在我国,私人汽车出行增加,汽车工业协会最新产销数据显示,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0.2万辆和207万辆,销量更是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降态势。主要是因为,已执行汽车限购的8市1省中,除京津两地,其他省市均已不同程度松绑,或增加指标配额,或全面取消限购。政府应更多释放及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

卫生习惯得以改变

疫情使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全民卫生质素提升。洗手液需求量激增:苏宁消毒洗手液的销量猛增了2315%;淘宝洗手液销售额规模一路飙升,增长约为年前的10倍多。阿里巴巴全球数据显示,口罩、消毒洗手液、测温仪等与防疫相关的产品,全球买家购买意愿大幅提升,其中洗手液需求在30天内增长达7360%。疫情后人民会坚持健康饮食和卫生习惯,餐饮场所也会提升餐饮卫生等级,同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卫生设备、卫生餐具、健康食品、健康药品、卫生消毒用品等)发展。

线上社交取代传统聚会

交友软件“探探”中的持续聊天用户在2月中上旬增长了17.1%,深夜聊天猛增60%。微信看一看“新型肺炎实时动态”获得了11.75亿次阅读,超过1290万“在看”。17.76亿人次使用过城市服务,多项疫情服务协助战“疫”。微信月活再创新高,增至12.03亿……遵守防疫的要求,人们基本不参加传统聚会,而采用线上社交平台进行交流。软件企业提供大量成熟的社交和会议软件平台供人们使用,疫情更加凸显社交平台的价值。疫情后人们会继续加强这种社交模式,传统聚会也会逐步增加,社交软件供应商会基于5G等高科技提供更加优秀的功能,网络虚拟社交将持续融入日常生活。

灵活工作成为新就业形态

疫情带来经济衰退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传统企业关停造成人员失业,移动互联网使得劳动力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能够快速低成本地进行匹配。以高灯科技零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自由薪”为例,仅 2020 年上半年,该平台新增注册用户近 30 万人,为万孚生物、蓝月亮、物美、闪送、美菜、叮当智慧药房全国近2000家企业成功匹配任务需求近10万人次,涉及50余个城市的生鲜、医药健康、日化等行业。

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劳动者可以“即插即拔即用”,新经济平台成为就业蓝海,能够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解决社会失业问题。

热衷线上购物,网红“带货”暴增

成熟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和高效的物流促进网上购物在疫情期间得到高速发展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2019年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疫情后中国的网上购物电商经济会持续向好,不断借助5G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智能化的虚拟商城购物,加速社会数字化进程。

网络明星、政府官员、企业家、主持人和演艺名人等都纷纷加入电商平台“带货”,推动消费市场回暖。以“口红一哥”李佳琦、“带货一姐”薇娅等为代表的推荐官都带来了喜人的成交额,有力地刺激了消费。

延缓留学移民降低家庭风险

因海外疫情依旧不容乐观且抗疫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歧视华人现象,很多家庭选择取消子女的海外留学计划,已经在外的尽量返回。经此一疫,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升,一些家庭取消了移民计划。一些居住在海外的华人返回祖国。民族自信心更加强大,民族自豪感更加强烈。

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显示,全球留学生数量将迎来骤降。按照疫情前留学生数量的增长趋势,2025年全球留学生数量将到达800万;然而受到本次疫情的长期影响,未来北美、英国、澳洲的留学生人数,预计会比原定数字减少50%-75%。

持续增加医疗健康产品消费

疫情倒逼人们增强健康意识,促进健康消费快速发展。预计疫情过后,健康消费需求还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健康产业将迎来新机遇。

AgeClub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线上保健品企业产品销售量出现大幅增长,增速达16%-70%。阿里渠道保健食品销售额48.91亿元,同比增长16.01%,汤臣倍健销售额1.67亿元,同比增长46.41%,Swisse销售额1.48亿元,同比增长63.31%。中药材天地网信息显示,截至3月15日,综合200个主要中药材品种的产地价格变化来看,月涨幅居前的品种包括苍术、瓜蒌皮、罗汉果、芦根、陈皮、紫苏叶,上述品种的涨幅分别为42.86%、27.27%、25%、22.73%、21.43%、20%。

北京市疫情期间的调查显示,48.9%的被访消费者选择了运动健身;19.4%的被访消费者选择了购买健康家电(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消毒柜、紫外线灯等);11.5%的被访消费者选择购买保健品以及营养品。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