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国安立法后,香港的地位会发生变化吗?【外媒深一度】

发布时间:2020-07-09 14:30:54 推广来源: 百万庄通讯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5月底表态,由于香港国安法的制定,美国将取消香港一系列特殊待遇。根据《财富周刊》的说法,未来的香港或许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打击,包括关税(Tariffs)、与美元的自由兑换(Free dollar exchange)、科技限制(Restricted tech)以及对香港官方的直接制裁(Sanctions)。除此之外,由于独立关税地位受影响,香港的旅游、贸易、物流及金融活动都会受到波及。

美国对香港的特殊待遇源自于1992年美国的《香港政策法》,法案旨在确保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主权后香港经济仍能如常运转(“一国两制”为前提),所以在金融和文化等领域给予了香港有别于中国内地的待遇。

由于美国所谓的“制裁”,不少人包括香港本地居民对香港的未来疑虑重重。

的确,香港不仅要面临美国的制裁威胁,其自身已经倍感压力了。

今年年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0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香港2020年世界竞争力从2019年的第2名下降至第5名。英国智库机构Z/Yen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全球金融指数显示,本为全球第三金融中心的香港,如今接连被东京、上海、新加坡超越,成为全球第六。

美国CNBC甚至还煽风点火地形容现在的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a financial hub in jeopardy)。

一贯保持优秀的孩子,成绩的些许出入都会引发其内心巨大的波澜。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昔日的发展与辉煌有目共睹,“东方之珠”、“国际金融商贸中心”更是其金字招牌。但经过“港独”接连荼毒,又加上疫情影响,香港经济发展遭遇了不小的打击。

那么未来香港又路在何方呢?不如多些乐观与期待吧。

香港国安法成为“破题关键”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经济繁荣的前提。

可以看到的是,在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扩大之前,2019年香港的“修例风波”已经导致了当地商业活动大规模停滞——外出的人很少,商店和餐馆只好早早关门。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字,香港旅游业遭受重创,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赴港游客人数下跌45%。

香港一名60岁杨姓餐饮业从业者在今年农历新年之后接受BBC采访时坦言:“我很讨厌那些示威者经常搞破坏,让我们无生意可做,说普通话的顾客(内地游客)少了很多。因为被迫提早下班和休假,赚少了1至2成人工(费用)。”而在以往,春节假期恰恰是香港内地游客数量的高峰期。

△ 冷清的香港街头

不断升级的暴力冲突和乱港分子的破坏活动撕裂了香港社会原本的秩序与和平,也给了香港经济一记重击。

衡量经济表现一般有四个主要指标——贸易、零售、物流和旅游。香港在这四个指标上接连亮起了红灯,经济步入技术性衰退。特区政府6月16日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社会动荡”是香港经济表现欠佳的三大重要原因之一。

正如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陈冬所言,没有资金会流向动荡不安的地区,没有企业会选择预期不明的市场。如今的香港亟需一个稳定的环境去恢复各方信心,提振经济表现,而香港国安法就是破题的关键。

外界投资并未看衰香港

有人担心: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是否会阻挡国际投资者投资香港的脚步?英国《金融时报》7月6日的文章就回答了这一问题——显然多虑了。

文章分析称,相比之下,国际投资者更注重的因素是香港的社会秩序是否会恢复稳定,投资是否能够得到可观的回报。

路透社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其7月2日的文章明确指出,尽管香港国安法带来不确定性,但香港将由此受益,因为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联系将会愈加紧密。香港市场将越来越多地受益于中国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潮、内地资金的不断流入以及其与内地之间建立起的更紧密的金融联系。

受到近年来日趋紧张的中美关系影响,中国公司在美国交易所上市融资难度日益加大。而与此同时,对这类公司来说,在身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上市更具有吸引力。今年5月,具有五十年历史的香港恒生指数(HSI)首次允许已经海外公开募股以及具有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纳入其基准指数。

随着先前在美国上市的阿里、京东等企业相继在香港二次上市,中概股回国潮逐渐拉开帷幕。CNBC的报道指出,美国华尔街知名投资银行杰弗里(Jefferies)还确定了31家已在美上市,且可能会在香港再次上市的中概股,并认为这种形式的“上市移民”(Listing Emigration)可能会为香港吸引多达5570亿美元的资金。

7月2日,《华尔街时报》也发文称:“新国安法出台后,香港市场表现积极乐观。”相较于对国安法本身的关注,投资者们更关注的是这项新的法规如何能终结社会动荡,并积极地吸引内地资金涌入香港。

△ 自6月30日香港国安法出台以来,恒生指数一直呈上涨趋势。

7月2日,也就是香港国安法正式颁布实施的第二天,香港恒生指数攀升2.9%。这与国安法在制定阶段时市场猜测香港股市会表现不佳恰恰相反。恒生指数在2020年第二季度上涨了3.5%。

除了证券市场,香港优越的基础设施及营商环境是外国投资者愿意“忽视”美国制裁威胁的影响,押注香港的另一个原因。

总部位于香港的投资管理公司Port Shelter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里斯(Richard Harris)6月19日在《南华早报》发表文章认为,香港的低税率、活跃的商业社区以及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仍然使其成为一个投资、做生意的好地方。

哈里斯用了一个形象的类比来反驳国际上一些看衰香港的观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听到谣言称自己已经躺在临终病床上时曾说,“关于我的死讯被传得也太夸张了”。而目前在一切尚未可知的情况下,国际上一些抱团西方的媒体如《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就开始对香港乱发“讣告”,也未免太过分。

资本都是逐利的,外国投资者的态度恰恰说明香港仍是一块孕育机遇与财富的热土。毕竟,在商人和投资者的眼中,赚钱才是王道,而香港对财富拥有着绝对的吸引力。

法律政策为香港发展保驾护航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一直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一国两制”的前提与底线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所以任何妄图分裂中国的行为都应该给予严厉的打击与惩戒。

而以美英为首的一些西方媒体四处宣扬“国安法是一国两制的终结”,曲解法律的原本意图,这是何居心答案其实已经显而易见了。

自6月26日《时代》周刊披露美国政府冻结了用以支持乱港分子资金的决定后,“港独”分子各谋出路。境外势力扰乱香港秩序、干涉中国内部事务铁证无疑。

在这种情况下,出台国安法是对国家根本利益的保障。香港国安法是为了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而不是要改变“一国两制”。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说,国安法完全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可以说它是把坚守“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完美结合的一部法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7月1日也表示,这是中央从国家层面维护国家安全,展现了中央对“一国两制”的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决心。

根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港澳研究室主任张建的说法,香港国安立法有助于确保香港的安全、稳定,是向香港注入更多正能量,并不会损害任何国家在香港的正当、合法利益,只会给各国在香港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更会让国际社会受益于安全稳定地实践“一国两制”的香港。

香港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未来,香港和内地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想要全面了解香港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对香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对香港的规划便是要巩固和提升其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交通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枢纽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作为十三五计划的重要部分,是中国一项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然而,自大湾区规划发布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一直不放弃诋毁该纲要对于香港的积极意义。但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怎样看待这样的规划,港人才最有发言权。

香港《经济通》的一篇文章称,大湾区给予了机遇,港人要掌握。

文中引述了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观点称,香港是亚洲前列的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香港可为内地进行财富管理,大湾区的发展将为香港带来巨大商机。在交通物流方面,香港依然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充当大湾区的门户角色,来自内地的客货量也都会增加。同时,港府正在全力推动科创发展,两地教育与市场优势互补,实则对香港更加有利。

香港01新闻在对大湾区解读的系列报道中也指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还是交通物流方面打造大枢纽,香港都拥有绝对先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不仅是优势互补,且是强强联合。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设计教授叶嘉安曾在香港媒体的采访中表示,(香港)不能活在过去,以为珠三角还是像从前那般落后,(香港)应该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和建设,这样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

- END -

撰文 / 文思

编辑 / 宁静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