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美国政府法庭上认怂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外媒深一度】

发布时间:2020-07-16 16:38:35 推广来源: 百万庄通讯社

美国的留学生签证新规,反映出美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将政治考量置于民众的生命健康之上。在一片反对声中,美国政府终究是没抗住压力,做出了让步。只是如此朝令夕改,最终像闹剧一样收场,人们又会怎么看待这样的政府呢?

7月14日,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伯勒斯在开庭审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提起的相关诉讼时宣布,美国联邦政府同意撤销日前发布的留学生签证新规。

这场全球最知名学府状告全球最无厘头政府的案件总算有了结局。但这二者之间的瓜,还是值得再回味一番的。

“冒险”还是“回国”?

7月8日,哈佛和麻省理工把美国政府给告了之后,7月13日美国《国会山报》的消息称,美国1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首都华盛顿所在)也把特朗普政府给告了。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指责特朗普政府出台的新签证政策禁止仅选择线上课程的国际学生今秋入境。而这17个州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原因也是一样。

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

根据CNN的说法,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部(ICE)在7月6日宣布,在美国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如果他们的学校仅开设了线上课程,或者学生仅选择了线上授课形式的话,他们必须离开美国境内,否则将面临着被驱逐的风险。

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的影响,美国各类学校不得不调整入学及授课方式。尽管耶鲁大学在7月2日宣布重新开放校园,但二年级学生和新生仍无法在秋季和次年春季返校。也有很多学校,比如哈佛大学,所有的课程和辅导都将在线上进行,即便是在校生也要选择线上课程。

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部的这项政策无疑会影响成千上万已经或即将前往美国上大学、参加培训课程以及进行非学术、职业学习的外国学生。

对一部分学生来讲,这一政策将会使未来的行程充满不确定性——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于防疫需求进行了管制,学生因此无法回国或赴美上课。新规还会给一部分学生的生活造成混乱——学生签证持有人要么必须离开美国(这样就无法继续学业),要么就要转去开设线下授课的学院(但这似乎又会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

特朗普为何如此操心上学问题?

不少大学认为美国政府的这项“不合理”政策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性行为——该政策目的是给学校施压,不能开设线上课程也就意味着校园要被迫重新开放。

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起诉书中便称,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激增,美国政府却向各学校施压,要求在秋季学期全面开学。签证新规是为了迫使大学进行课堂授课,这显然是美国政府政治考量的一部分。

特郎普政府的意图被一语戳破——逼迫学校重启。

图片来源:Time 发布的视频截图

《时代》周刊7月7日发布的白宫关于学校重启讨论的视频中,特朗普喊话:

“他们(学校)认为这样在政治上对他们有利,所以他们(学校)就一直不开放校园。”

“没门!我们会对州长和所有相关人员都施加压力,要求他们重启学校。”

小编小声嘀咕:德国、丹麦人家为啥能开学,特朗普你心里没点数嘛?那是因为人家疫情控制的好呀。

7月8日,特朗普又威胁,如果学校拒绝全面开放,将切断对其的资金支持。

特朗普给出了他这一行为的理由——有些学校之所以不重启并不是出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风险,而是出于政治原因。

学校指责特朗普满怀政治考量,特朗普又反过来指责学校才是有其政治考量,美国政府不免有些“贼喊捉贼”的意思。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政治考量能让特朗普政府对学校又是威胁又是喊话,还闹上了法庭?

一方面,有分析称,特朗普实际上是将学校复课视为推动美国重启的重要一步。《高等教育内幕》(Inside Higher Ed)6月称,特朗普政府为代表的共和党认为重启校园将有助于恢复“正常感”。这种“正常感”就是美国实现全部重启的一个关键。

白宫发布的新闻稿也确认了这一点:“我们的国家必须重回正轨,越快越好。如果学校不开学就不能算重回正轨。”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7月8日发文提示:“这(重启校园)不仅仅是关于教育的事——特朗普不遗余力也要将孩子们送回教室,就是为了推动经济复苏,从而能为他的大选提供筹码。”

而另一方面,是否以及如何重启校园,一直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争论的焦点之一。《华盛顿邮报》6月5日的一篇文章提到了民主党派的观点与主张——如果美国的学校在11月大选之前开学,对他们(民主党)来说在政治上是不利的,但这个决定(是否重启校园)对孩子和家庭来说则很重要。共和党“复学”的主张恰恰与民主党对待该问题的态度相反。除此之外,共和党还希望通过向国际学生施压,能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就业岗位留给美国本土人民,从而获取国内部分选民的支持。

就像美国国家教育协会会长莉莉·埃斯凯尔森·加西亚(Lily EskelsenGarcía)所说,实际上特朗普对大选的选票更感兴趣,而不是保证师生的安全。

“生意”惨淡的西方高校

但疫情影响之下,西方尤其是美国这些留学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学校的日子已经很不好过了。

首先,这些曾吸纳大量国际生源的高校面临的最直接冲击便是学生流失。没有生源也就意味着没有收入。BBC文章《新冠疫情:西方英语大学流失海外学生损失巨大》称,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不是人们惯以为的建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或是餐饮业,而是教育行业。新冠疫情暴露出了教育产业的软肋,特别是对国际学生而言,因为疫情无法到学校上课,这将会影响学校的财政收入。

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创收是教育产业的命脉,其中学生每年的学费是教育机构的最大收入来源之一,国际学生的学费更是不菲,且与本国学生学费缴纳标准不同。

《纽约时报》则称,尽管美国的高等学府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声望,但是由于美国国内疫情和新签证政策的胁迫,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重新衡量选择来美国读书是否值得。文中还列举了来自全球各地在美求学的国际学生的具体想法,这些受访者或多或少对美国目前的留学签证新政策抱有不满与遗憾。

中国和印度一向是向欧美等西方国家输送留学生最多的两个国家。但仅中国而言,国内某留学机构负责人在接受国内科技财经媒体(36Kr)采访时曾坦言:因为美国疫情的爆发,各种出国类考试取消,会对2020乃至2021年出国留学造成重大影响,很多计划出国留学的家长、学生此时会动摇并采取观望的态度。

同时,随着国际学生乃至本地学生入学人数的锐减,美国多数高校收入下滑,带来的第二个大问题便是被迫裁员。今年5月,根据《高等教育纪事报》(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美国大学已经裁减或解雇了超过48000名员工。《纪事报》还引用了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该数据表明,仅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至3月期间,美国大学雇员人数就减少了19200人。

美国CNBC也在报道中指出,218所美国大学和学院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财务困难,必须选择要么解雇要么准予休假,或者不再与部分教职工续签合同来实现裁员,已有至少50000多高校工作人员岗位或薪资受到影响。

另外,海外学生短缺造成的严重收入缺口还可能会削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教育产业规模。几所大学已计划减少开设学位课程,许多公司甚至削减或搁置了对一些技术项目(往往由高校承担)的投资。由此预计,不仅是高校本身,高校辐射范围内的部门与产业也将出现大量失业。

最后,美国高校的竞争对手还虎视眈眈,意图借机“抢生源”。德国DW新闻网7月2日的一则消息就透露出德国在教育行业的想法与野心。文章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德国可能因外国学生“抛弃”英美而受益。目前,通过对西方诸多大学的统计预计,由于疫情,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大幅下降。而德国的零学费、一流的医疗保健系统和目前有效的疫情应对措施可以帮助德国度过难关。

根据谷歌数据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中,美国名列第一,英国名列第八;不过近两月来,德国感染新增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所以将来德国或者说其他一些疫情控制得力的国家会不会在教育行业分走美国一大杯羹,也颇值得观望。

结局:新规遭国际差评

但话说回来,虽然美国高校在疫情的碾压下,财务状况已十分不容乐观,不过它们仍对重启校园计划保持十足的清醒,甚至在美国当局通过留学生签证新规的情况下,不惜联手(200多个高校及17个州)起诉政府,来保障学生及行业人员的安全,可以称得上是“业界良心”了。反观美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将政治考量置于民众的生命健康之上,全然不顾全面复学的条件是否成熟,采用多重手段强行重启。这一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一片反对声中,美国政府终究是没抗住压力,做出了让步。

只是如此朝令夕改,最终像闹剧一样收场,人们又会怎么看待这样的政府呢?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见特朗普改变主意。挺好的。我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颁布这样的法规。

美国当局真的太不称职了。

(证实该网友为荷兰人)哈,特朗普是怕国际留学生都跑欧洲来吧。荷兰有很多国际留学生哦~

先干蠢事,再来弥补?

总统总算做了次正确决定了,你能想象如果所有的国际学生都去上课,结果都得病了吗。这将会是他承担不起的过错。而作为一个真正的领袖,应当考虑的是全局,而不是滥做无谓的决定。

- END -

撰文 / 文思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