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阡陌”之间——酒仙桥街道的社区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0-07-16 16:48:00 推广来源: 人民画报

“从冬天开始,凌晨回来也能看到他们在岗亭值班,现在夏天了,晚上蚊虫多,就想着送他们一些驱蚊水。有他们在,咱们都安心。”居民口中的他们,是酒仙桥街道的社区基层工作人员。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组织的最小单位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担负起了外防病源输入,内控病情扩散的重要职责。疫情防控对社区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他们承担着受感染风险大、工作强度高、心理负担重等各类工作压力,担负着守护居民安全的责任。

“我听过你的声音,你是社区的。”

798艺术区是北京的艺术集散地,万红路社区服务站就位于798艺术区的东南部。园区多、楼宇多是万红路社区的特点,也是万红路社区疫情防控的难点。798艺术区中不乏餐饮企业和其他商铺,新发地市场疫情发生后,798艺术区成为万红路社区管控的重要环节。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万红路社区对798内餐饮企业逐一排查,确认企业进货渠道是否来自重点区域、人员是否有重点区域经停史以及核酸检测情况等。目前798内各企业员工都已进行核酸检测,复工复产率达到80%。

798艺术区东侧火车头广场,798艺术区内各企业员工均已进行核酸检测,复工复产率达80%。

回首社区疫情防控,万红路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刘伟新告诉记者,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居民的主心骨,万红路社区在职党员多,新发地市场疫情发生后,社区依托多个在职党员微信群,第一时间联系到辖区内居民,掌握所有人员相关数据,补充完善新发地经停人员台账。

万红路社区工作者向798艺术区中小万餐饮的营业人员,了解餐厅进货渠道、人员登记情况等。

7月2日中午,刘伟新接到上级部门通知,要在当天下午一点至三点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一个多小时内,社区干部召集了179名居民,并在下午三点前完成了核酸检测任务。刘伟新说:“夏日天气闷热,有居民前往监测点,路途较远,社区居民干部用电动车,将居民载到核酸检测现场,虽然汗流浃背,但大家觉得累并快乐着。”

“像这种紧急情况,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从春节到现在,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战时状态。”社区工作者汤三俞对记者说。

刘伟新和万红路社区干部对798艺术区中的店铺进行摸排。

万红路社区流动人口多,初次入户、打电话摸排人员信息时,社区工作者的身份经常被质疑,还会遇到居民情绪激动的情况。“涉及个人身份信息,居民们多有注意可以理解,有些居民还会打电话到派出所核实情况。”社区工作者曹丽丽说,“不相信我们,我们只有耐心解释。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次电话另一头的居民说,‘我听过你的声音,你是社区的’,瞬间就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

7月1日,酒仙桥街道居民在京物大厦检测点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我们的付出,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头”

“您在微信或支付宝搜索‘京心相助’,北京的‘京’,心脏的‘心’,相互帮助的‘相助’,在上面填写个人信息。”酒仙桥街道南路社区90后工作者王珊接到居民来电咨询,王珊向他介绍了从山东返京的相关要求。

南路社区工作团队非常年轻,在酒仙桥街道,南路社区19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较小。但和其他社区一样,疫情防控也是南路社区工作者的日常。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燕艳介绍到,疫情期间,南路社区工作者对辖区2000多户居民逐户排查走访,平均每户走访5次以上,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摸排得十分清楚。

南路社区服务站数据组负责维护前期摸排的重点人员和返京人员信息,实时追踪、更新人员状态。对社区日常防控、居家隔离、后期服务保障等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

“工作人员不多,所以对我们的办事效率和工作速度有很高的要求,街道和区里也给予了许多支持。”燕艳说,1月24日,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人教科十几位工作人员与南路社区对接,支援84消毒液、手套、酒精等物资,并和社区干部一起风雨无阻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燕艳说,现在想想有许多印象深刻的时候。2月14日,大雪纷飞,天气寒冷,社区工作者熬了姜糖水,送给每个值班站岗人员,路上雪水浸透鞋靴,但大家心里都是暖的。“居民给我们订餐、送水,将防控物资悄悄塞进社区办公室。我们的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头。”

南路社区岗亭,朝阳区市场局人教科下沉干部引导居民使用电子出入证。

和万红路社区不同,南路社区辖区内多为老旧小区,在去居民家签署居家隔离承诺书的路上,远远碰上居民,燕艳就热情地打起了招呼,有时会稍作停留,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或和大家交流居民们关心的问题。

近期北京雨水多,居民反映小区内积水严重,社区便联系施工队,修缮地面和下水道,解决小区积雨问题。“施工的时候多留意老人和小孩。”经过施工地带,燕艳不忘叮嘱施工人员。

“通过这次战‘疫’,我们和居民的距离更近了,居民对我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更多了。疫情中大家看到了社区每个人的付出,社区居民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燕艳入户走访,居民签署居家隔离14天承诺书。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维持社会治理体系良好运行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社会治理体系是否完善有效的重要评判标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区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对于北京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新阶段,酒仙桥街道的社区工作者已经做足了准备。燕艳说,目前,南路社区的老旧小区用绿布围挡,实行封闭式管理,街道在这方面有提前的站位和思考,老旧小区会逐渐实现封闭和半封闭式管理,沿街竖立围墙,设立保安岗亭。南路社区将焕出新颜,万红路社区服务和治理过程中,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也在不断增强。经过一年多来风风雨雨的磨练,万红路社区的14位工作人员也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的骨干力量,致力于将万红路社区打造成一个更好的、全新的社区。

“英雄起于阡陌,勇士拔于行伍。”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

坚守岗位的社区基层工作人员,

以平凡成就不凡。

(撰文:田潇/人民画报)

(摄影:马耕平/人民画报)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