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将中国民众和中国共产党区别和对立起来,把中国共产党设定为中美关系的问题,从而妄图从内部分化和攻破中国——可见美国极右翼鹰派在打压中国时已经近乎黔驴技穷,只好无所不用其极。
一条重磅消息震动了所有关注中美关系的人们,让大家对不断下行的两国关系更为担忧。
美国对中国采取“最具挑衅性的行动”
据《纽约时报》7月17日引用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禁止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其家属赴美旅行,并可能授权美国政府撤销在美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其家属的签证。《纽约时报》认为如果这一政策得以实行,将是2018年中美两国发生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最具挑衅性的行动”。
特朗普2017年入主白宫以来,对华采取了一系列恶化两国关系的行动:从发起对华贸易战到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从对中兴、华为下手到将近300家中国高科技企业等列入最新实体名单;从干涉新疆、香港、台湾问题到目前在南海问题上拉帮结派,挑拨离间;从限制双方科学技术交流到禁止有军方背景的中国留学生赴美求学研究;从强行切断人文交流到终止富布莱特交流项目(编者注:中美两国政府间重要的教育交流项目,创建于1946年,以发起人美国参议员富布莱特命名);从抵制“一带一路”倡议到推行其印太战略及蓝点计划……
美国不仅在双边和区域问题上来势汹汹、动作频频,更是在WTO改革、退出WHO等多边议题上剑指中国。美国对中国可谓全面打压,强度升级。
如果说美国的这些行为还可以用地缘战略竞争等因素勉强加以解释,那美方此次公然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挑衅行动是无中生有还是酝酿已久呢?
对华强硬成为美国两党主要选举策略
特朗普紧张的选情令其把中国作为转嫁国内矛盾的“替罪羊”。
目前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美国(美东时间7月18日17:33至19日18:34,美国一天时间新增确诊84033例,超过中国大陆目前所有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种族矛盾、警察暴力执法和学校是否开学等问题与疫情扩散交织在一起,选民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情绪不断上升。
美国多家民调显示,在距离总统大选仅有4个月之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其所筹竞选捐款数额也不断上升。在经济治理能力民调一项,特朗普本来一直领先于拜登,但近日被反超。
据《国会山报》报道,当地时间7月15日下午,根据昆尼皮亚克大学发布的最新民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领先特朗普15个百分点。
在此情况下,特朗普选举团队更是将对华强硬作为其主要的选举策略。
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国会近期采取了一系列对华强硬举措,希望联合盟友形成反华统一战线,但效果乏善可陈。此时特朗普政府只有加大力度,采用吸引选民的大招才有可能扭转目前被动的选情。
除了向国际转嫁国内矛盾之外,特朗普此举还想要起到一箭双雕之效——在国内打击民主党。
在美国贫富差距加大、极化政治和身份政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左翼思想在美国有所回潮。比如自称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桑德斯倡导全民医保、提高最低工资和免除学生贷款等主张,得到了美国国内不少选民的支持。
特朗普上任后,在国情咨文演讲和其他场合多次大肆攻击社会主义。特别是在攻击社会主义中国的同时把拜登与中国捆绑在一起,在大选中起到压制民主党选情的目的。
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发表演讲时狠批拜登,称其“越来越极左”。拜登阵营随后回击说,特朗普的演讲表面上是在说中国,但他提及拜登的名字将近30次,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标榜”自己。
在中美两国民众对对方负面评价上升的背景下,民主、共和两党在大选中形成了“比谁对华更为强硬”的恶性循环。
幻想改变中国政治制度?落空后彻底失望
从根本上来讲,这更是美国极端鹰派对华发起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之争的极端表现。
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差异,这早已是不争事实。以往两国历任领导人都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聚焦相同点、淡化差异,以维护来之不易的良好稳定关系。
但是特朗普及其侧近人士却一步步把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扩大化,妖魔化中国,企图把中国塑造为西方意识形态的“他者”,联合盟友大搞认同政治,形成一种以中美划线、非友即敌的对立态势。
深究原因,这是美国国内部分政客幻想改变中国政治制度落空后彻底失望的表现。
美国国内一直存在对华接触派和遏制派之争。多年来,对华接触派说服遏制派的理由是,美国必须与中国保持接触,因为只有通过在经济上与中国接触,才可能最终达到政治上改变中国的目的。
但是随着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国内接触派的幻想就此破灭,遏制派和强硬派占了上风。
美国极右翼强硬派本企图对华以压促乱、以压促变,但是结果不但没有改变和压垮中国,反而使美国自身因此受损。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中国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短期内控制住疫情并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美国国内疫情失控,确诊和死亡病例均居世界之首,种族矛盾和其它深层社会经济问题随之凸显。两相比较,美国政客的心情是何等复杂与无奈!
在今年5月发布的《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路径指针》中,美国认定中美的竞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竞争,美国将按照“有原则的现实主义”,采用全政府动员和联合国内外盟友的模式,应对中国从经济、价值观和安全三方面的挑战。
今年6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公开表示,中国共产党构成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和盟国构成的威胁,是美国目前面临的至关重要问题。而国务卿蓬佩奥更是利用一切场合攻击中国共产党,近日他表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最大挑战就是中国共产党,妄称中国是“帝国主义”。不久前,美国防部长埃斯珀也表示“中国欲取代美国”。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7月15日接受《国会山报》的视频采访时多次谈到中国。
“共产主义中国”、“威权政治”这样的字眼已经成为美国政府正式文件中指代中国的常用语,这在过去30多年简直难以想象。
最为险恶的是,他们还主动设置议题,刻意将中国民众和中国共产党区别和对立起来,把中国共产党设定为中美关系的“问题”,从而妄图从内部分化和攻破中国。可见美国极右翼鹰派在打压中国时已经近乎黔驴技穷,只好无所不用其极。
由此可见,美方鹰派对华意识形态之战早已拉开,随着美国大选临近其意图也更为明显。
中国并不准备随“美”起舞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限制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其家属赴美旅行的禁令仍是草案,可操作性也很差——一旦出台即意味着对近2.7亿中国人实施限制,也就是中美断交的开始,所以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特朗普竞选团队无计可施,为拉抬选情而不惜铤而走险。
但是中国政府并不准备随美起舞。中国将继续对内坚持改革、对外实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在国际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以贯之地坚持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输出自己的政治制度,更无意去改变别国的意识形态。
写到此,不禁想起米歇尔·奥巴马曾经说过的话,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当他们向下走时,我们走向更高处。)
- END -
撰文 / 袁幽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交流部副部长)
编辑 / 宁静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