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版《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今年全球经济或将下滑5.2%,这是自1945年以来的最低记录。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萎缩幅度甚至可能达到7%。
作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中国的复苏对世界经济意义巨大。《全球经济展望》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认为中国将是2020年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而中国也没有辜负这份期望。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达3.2%,是全球首个恢复增长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回暖,不仅让许多饱受疫情困扰的国家看到了希望,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增添了信心。
中国经济的由负转正,也在第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经济第二季度恢复增长,是世界上最早从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响中恢复的迹象之一。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工业产值在过去的三个月保持增长,6月份的失业率较5月份也略有改善。牛津大学经济研究院亚洲经济主管Louis Kuijs表示,中国经济势头足够强劲,不太可能看到中国GDP再次出现下滑。文章也指出,中国的消费市场仍然面临压力,但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市场策略师Marcella Chow认为,疫情期间中国消费者的储蓄率很高,如果信心恢复,中国的消费市场将很快复苏。
美国ABC新闻网充分肯定了中国在经济复苏方面取得的成就,报道称中国二季度的复产复工,使中国经济出人意料地强劲增长3.2%。经济学家们表示,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史上力度最大的疾病防控措施,中国可能会比其他一些主要经济体恢复得更快。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几乎恢复到正常运营水平,二季度中国工业产值增长4.4%,从一季度8.4%的萎缩中大幅反弹;6月份的进出口总额也实现了增长;虽然二季度商品零售额下降了3.9%,但仍远好于一季度19%的跌幅;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回暖。报道同时指出,目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美关系的恶化会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潜在绊脚石。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指出,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高于路透社的预估值2.5%。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出现回升是因为中国很大程度上已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指出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的增长数字是经济复苏的明显信号,这得益于中国政府为减轻疫情影响以及支持就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减税、降低贷款利率、降低银行储备金率等。
法国《回声报》网站发布了题为《中国,第一个恢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正在摆脱经济衰退阴影,“除非再次出现经济衰退,否则中国将是今年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得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文章列举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几个重要原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确诊病例大幅下降,这使得中国政府可以集中精力推进复产复工,制造业生产很快恢复;中国政府在过去几个月中一直大力支持工业生产,特别是提高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限额;中国政府将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投资持续增加。但由于南方洪涝灾害和中美关系紧张等方面的影响,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恢复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表示,中国一季度全国生产停滞,但4月以来国内经济开始复苏,疫情之前的订单也开始恢复生产,工厂的运转率逐渐提高。报道还指出,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预计2020年世界各国经济都将是负增长,中国经济今后能否继续保持正增长将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而《每日新闻》稍晚发布的另一篇报道对中国经济的动向进行了更具体的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转正可以说是相关政策的效果体现,说明中国经济回到正轨,但中国依然很警惕疫情会对经济造成“第二波”冲击,下半年要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多。
值得说明的是,在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日本财务省于7月20日发布了6月贸易统计速报。数据显示,日本6月出口总额同比减少26.2%,连续4个月出现2位数减少。但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降幅连续3个月缩小,6月出口额持平,仅减少0.2%,铜等有色金属出口增长71.8%,汽车出口增长18.8%。对此,日本经济新闻社分析认为,这些数据,正是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体现。
记 者:尉红琛
孙 旋
金知晓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