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美英等五个国家组成的所谓“五眼联盟”频频对华发难,它们不仅纷纷对华为5G发出禁令,粗暴干涉香港事务,现在又有意拉拢日本,试图扩大“眼睛圈”成员。
“五眼联盟”的前世与今生
随着“五眼联盟”一系列对华打压政策的密集出台,该机构的身影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一个备受国际关注的对象。
“五眼联盟”是指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个国家组成的情报共享机构,其前身是二战及战后英美两国通过多项秘密协定而催生的多国监听组织。
二战中,为了改变同盟国各国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和加强盟军之间的通信与情报合作,1943年5月英美两国正式签订协议,建立起情报共享和人员交流机制,以共同应对法西斯国家。
二战结束不久,苏联就被认定为新的威胁。为此,英美两国决定将战时的情报合作延续下去,并于1946年3月签订了“英美防卫协定”,将共同搜集和分享苏联以及后来“华约”有关国家的情报信息作为合作的内容。
此后,为了增加讨价还价的分量,英国有意拉拢一些英联邦国家参会。1948年,加拿大正式加入。1956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加入。
至此,“五眼”情报联盟正式诞生。
由于每份联盟情报不仅标有秘密等级,还标明了“秘密——仅限XX国家眼睛”“秘密——美、英、加、澳、新眼睛均可”等文字的红色印戳和字样,因此这里的“眼睛”一词就成为国家的代名词。
久而久之,五国的情报人员在私下交流时开始习惯于使用“五眼”这个简洁的名字,而不是又长又拗口的“美英加澳新情报联盟”。“五眼联盟”就这样成为一个被外界广泛使用的名词。
目前,“五眼联盟”已经在全球铺设了一张密集的情报网络。五国在国际情报搜集和共享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其信息搜集的对象和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国家安全、恐怖主义和竞争对手,还包括他国的商业数据、技术信息甚至个人信息等,包括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都会成为它们监视的对象。
缘何开始对华发难?
冷战时期,“五眼联盟”进行情报搜集的主要对象国家自然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虽然也是被监控和被搜集信息的目标国,不过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并不发达,国际交往和影响有限,综合国力尚不凸显,因此中国并非锁定的重点。并且,这一时期“五眼联盟”针对中国的情报获取主要集中在军事安全和政治领域,而非经济和科技方面。
然而,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新世纪中国的快速崛起,“五眼联盟”开始将情报搜集和渗透的对象重点向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转移。这也构成了近年“五眼联盟”将信息情报之眼转向中国的一个时代大背景。
当前,以新一代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科技竞争成为各国争夺的核心。在这一轮新科技竞争中,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在5G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拔得了头筹。
这对高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情报信息的“五眼联盟”而言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在其看来,华为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会成为它们继续进行情报搜集和商业机密窃取的“拦路虎”。
2019年4月24日,“五眼联盟”国家高级代表参加“五眼联盟”会议。美国国家安全局高级官员罗布•乔伊斯宣称,共享情报的“五眼联盟”国家没有一个会在其电信网络的“敏感”部分使用华为的技术。
另外,从经济利益和国家竞争的角度来看,全球正面临着新一代网络信息与通信技术设施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五眼联盟”国家把技高一筹的华为打压下去,不仅可以确保本国公司的商业份额,还可以在“技术战”中削弱对手,在新一轮高科技竞争中继续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换言之,以华为为首的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崛起,已经触及到了美国最为敏感的神经。美国不允许自己在长期领先的高科技领域被他国赶超或取代,因而无所不用其极,动用各种手段来扼杀中国高科技公司的成长。
显而易见,近期“五眼联盟”开始频频对华发难,关键的推动者还是美国。
随着中美战略对抗的加剧,美国不仅在国内形成了一套所谓“全政府”对华抵制的战略,还试图在国际上通过“恩威并施”,以意识形态差异为界,大打“身份政治”牌,迫使其他国家“选边站队”,从而构筑起一道对华孤立战略包围圈。
作为美国同盟体系中的“内核”,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存在着对美国的情报和信息依赖,势必会成为美国拉拢、游说和施压的首要对象。
正是在美国的动员和压力下,近年来“五眼联盟”成员不仅在涉华高科技领域步调一致,还开始出现“外溢”——即在香港问题、人权问题、南海争端等议题上逐渐表现出“协同”的趋向。
“五眼联盟”或将扩容,但影响有限
根据7月29日英国《卫报》的报道,为了应对未来世界可能新的挑战,“五眼联盟”可能扩充成为“六眼联盟”,而这新长出来的一只眼睛就是日本。
对此,日本防卫大臣河野太郎也公开回应称,如果美国邀请日本加入“五眼联盟”变“六眼”的话,日本会很欢迎。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对日本的加盟表示欢迎,而且英国的许多政客也对此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应当说,“五眼联盟”存在扩容的可能性。特别是未来中美战略对抗的趋势持续下去的话,美国势必会在国际上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来“围堵”中国,这其中就可能包括扩容“五眼联盟”这一情报合作机构。
而出于应对“中国挑战”这一共同需求,日本加入美国主导的“五眼联盟”,也并不会令人惊奇。因此,不排除未来日本等国加入后,“六眼联盟”乃至“七、八、九眼联盟”的产生。不过,即便是未来日本能够顺利加入“五眼联盟”,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应该被高估。
一方面,美日之间原本就维持着紧密的同盟关系,双方有着成熟的情报搜集和共享机制。因此,日本加入“五眼联盟”,并不会给美日之间的情报关系增加多少分量。只不过,日本和其他四国的情报关系会有所加强而已。
另一方面,“五眼联盟”是一个在文化和语言上具有高度同质化的情报机构,日本作为一个“异质性”语言文化国家,能否真正被其他国家在身份和认同感上接纳,能否切实融入这一组织机构,都存在一定的疑问。
对中国而言,虽然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但是其他国家并非认为中国一定是其“敌人”,因为双方不仅不存在任何结构性的战略利益冲突,还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宜冷静看待“五眼联盟”的协同对华政策及其可能的扩容行为,在自身、美国、“五眼联盟”其他成员国三者之间寻求必要的利益平衡。
因此,要本着扩大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为目标,通过对华“利益捆绑”来舒解它们对美国的“向心力”。同时,通过细察它们与美国之间的利益差异来“见缝插针”,增加其对美国的“离心力”。
- END -
撰文 / 马建英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编辑 / 张晶
图片 / 网络
美编 / 高铭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