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8日开始,湖北省近400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底,包括“十一”黄金周在内。目前,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地也先后发布了景区免票降价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实施优惠措施的国内景区至少已有500家。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7月14日发布的《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停摆170多天后重启了跨省团队游。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半年后,这对于旅游行业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国内旅游市场迅速强力复苏,消费者的旅游热情迅速升温,也带动了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相关行业恢复生机。
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旅游行业重振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
5A景区免票了,去吗?
“听说国内很多5A景区8月开始都免费了,很多地方我还没打卡呢。”在北京一家创业公司工作的海归旅游达人黄昉以前热衷于海外自由行,疫情以来已经在家憋了很久了,今年下半年准备把国内的很多没去过的景点都转个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7月14日文旅部通知下发当晚,很多旅行社和旅游网站已经迅速推出国内游的暑期产品。当晚,携程就上线超过10万条各类跟团游、自由行、主题游、定制游等产品。国内多地景区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始实施门票免票或大幅降价等价格优惠措施。
“文旅行业中80%是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企业没能扛过去,甚至很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老牌旅游企业一夜间就倒掉了,很可惜。”新旅界创始人兼CEO李阳在第四届中国文旅产业年会上指出,国家出台刺激政策救市正逢其时。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表示,中国旅游行业直接就业2858万人,加间接就业总数高达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0.31%,只有带来人流才能带来消费,从而拉动地方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这也是各地急切地采取免费降价措施复苏旅游业的原因。
为了争夺国内的游客资源,很多景区高调启动了各种跨界联动带流量的活动,如上海迪士尼、青岛国际啤酒节都采取了短视频平台的线上宣传活动;江苏南京的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则借热门游戏“江南百景图”这一网红IP,开设了古风夜市吸引游客……市集、夜游、音乐节等相关主题活动项目也蓬勃开展,新一轮景区营销战一触即发。
但也出现了一些低价攀比的情况,如山西运城市的一些景区出现了打着政府补贴的口号竞相以低价“买烧鸡送旅游”的情况,从6月初99元买三只烧鸡送全年免费旅游四次到近期88元全年免费旅游12次并送120枚鸡蛋……已经覆盖运城十三县市,报名人次已经将近5万人。运城市相关部门日前下文叫停,要求各旅行社均不得兜售这种旅游产品。
景区免票或门票价格实施较低折扣,其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旅行社的成本负担,山东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景区门票和住宿是旅行社组织旅行团最主要的获利渠道,不少景区会根据自身情况给予旅行社1%~10%的返佣,景区免票后返佣直接归零,旅行社就得重新考虑盈利模式。
“疫情冲击是短期冲击,经济冲击则是中期冲击,而全球化冲击则是长期冲击。三个冲击叠加让旅游产业遭遇史上最大危机,全面振兴将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旅游行业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采取涸泽而渔的短期行为。”魏小安说。
科学防疫,清除“壁垒”
“这次疫情之后,我和周围的很多亲友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去远方风景宜人的地方好好度个假,放松一下紧张了很久的神经,去疗一疗心理上的创伤。”自己在北京工作、父母都在武汉的彭鹏全家经历了疫情的“至暗时刻”,有着强烈的休闲度假愿望。
“‘诗和远方’又回来了!”在安徽黄山投资民宿的黄胜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从疫情之后的游客调研数据他明显地感觉到,休闲度假游的势头已经明显恢复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日前表示,避暑、研学、亲子、康养、乡村和自驾等旅游市场将会渐入佳境,希望旅游企业加强科技应用和文化创意,在转型升级中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可能到来的大客流,各地景区的防控措施依然严格。《通知》中明确要求,旅游景区要继续贯彻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
“整个旅游行业形势依然严峻,占旅行社收入半壁江山的出境游和入境游仍然缺失。这次跨省旅游重启,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从业者来说是更好的消息,因为他们更依赖跨省客户,旅游对于当地经济收入、就业、社会稳定乃至扶贫攻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指出,跨省游新政只是行业步入正常化的第一步。国内一部分地区出现了绿码不互通、异地核酸检测不认可等问题,他呼吁各地顺势而为,能够科学防疫,避免让“土政策”成为壁垒,疏通跨省游放开后的“最后一公里”。
跨省游启动的同时,坚持科学防疫也给智慧景区建设带来了机会,记者了解到,“智慧景区”理念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市场、管理者的重视。景区加载AI、大数据、人脸识别、智能语音、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服务游客,网上购票、分时预约、扫码入园、一卡畅游、智能导游、全天候全空间监测等成为景区的加分项,担负起为景区限流、引导游客快速入园个性化游览、减少人群聚集拥挤的重要使命,成为后疫情时代景区必不可少的运营管理工具。
创建旅游强国正当时
“建设旅游强国的基础已经具备,中国的交通、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很多景区也完全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中国的酒店业也成为世界各大酒店管理集团争相投资的热土。”魏小安说。
“中国在全球不仅有着最密集的市场需求,更有着优良的投资环境。”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洲际酒店集团(IHG)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卓瓴日前表示,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中国成为洲际酒店全球战略布局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今年洲际酒店将在重庆迎来第500家酒店的开业,另有近400家酒店正处于筹建之中,7月29日,洲际旗下的两大品牌刚刚落地山东淄博。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从宏观趋势上看好旅游业的未来。他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等多重市场利好趋势影响下,国内旅游行业依然有非常可观的成长性空间;在弥合城乡二元结构上,中国4亿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过程将不断释放巨量需求,这同样是旅游行业非常可观的成长性、回旋余地和潜力空间。
“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变,市场对恢复重振的信心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来攻坚克难。”巅峰智业创始人刘锋这样说。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国内旅游居世界第一,出境旅游居世界第二,入境旅游居世界第四。旅游行业能够飞速发展成为国家的新兴支柱产业,此次也一定能够将危机化为机遇,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魏小安表示,“在这样一个低谷时代,更要敢为天下先,这时候我们需要研究发展的振兴,而不是简单的复苏,善于逆行业周期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利用这个机遇总结旅游领域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创建世界旅游强国正当时,我们要努力迎接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
原文刊发于《中国报道》2020年第8期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