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9具遗骨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8-18 17:01:22 推广来源:人民中国

2010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上摆放了6830双布鞋,以此纪念二战期间在日遇害的中国劳工们

75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每到8月,我都会关注日本国内会播出哪些战争题材的纪录片。这不仅因为纪录片所传达的信息是反映日本政党以及媒体对侵华战争态度是否发生变化的重要参考,还因为我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就是侵华战争题材的。在成为纪录片导演前,我在北海道大学攻读传媒专业,立志成为一个奔走在一线的新闻记者。然而拍摄9具遗骨的故事,让我的人生转向了不曾预料的方向。

“这9具遗骨肯定是中国人的。”

“我觉得这9具遗骨是日本人的可能性非常高。”

“作为北海道论坛,我们希望可以把这9具遗骨归还给中国。”

以上三人的发言,是我读硕士期间制作的人生第一部纪录片的开始画面。大家口中的“9具遗骨”指的是被认为在北海道室兰市死亡的中国劳工的遗骨。室兰市位于北海道西南部,是一个有着10万人口的港口城市。1872年开港以来,冶铁和造船企业林立,是北海道地区的核心工业城市。1972年,在室兰市的一处公路施工现场挖掘出了115具白骨,其中有9具被认为很可能是中国劳工的遗骨。

二战劳工资料图片

中国劳工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为何在远离中国的北海道室兰市会出现被认为是他们的遗骨呢?我在北海道电视台实习的时候,采访了市民组织――“思考劳工遇难者问题北海道论坛”(強制連行・強制労働犠牲者を考える北海道フォーラム,以下简称北海道论坛)组织的一场活动。在那次活动中,我第一次听说了二战劳工问题,并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后的一年中,我跟随北海道论坛的成员在北海道各地调研朝鲜、中国劳工问题,拍摄了大量素材。

日本侵华战争末期,日本国内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为了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压力,1942年11月,东条英机内阁签署了《关于向国内移入华人劳务者事项》(『華人労務者内地移入ニ関スル件』)的决议。第二年,38935名中国劳工被从河北、山东等地强制押解到日本国内,在35家企业的135个工地从事体力劳动。1944年,1855名中国劳工被押解到室兰市,被分配到5个地点从事装卸工作。在一天高强度工作十余个小时,仅有一碗粥充饥,生病也得不到治疗并经常遭到监工毒打的非人待遇下,日本全国共有6830名中国劳工殒命他乡。在室兰市,也有564名劳工在一年内死亡。

1953年,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实行委员会(「中国人俘虜殉難者慰霊実行委員会」)成立。在华侨和日本民间人士的努力下,散落在日本各地的共计2733具中国劳工的遗骨被送回了祖国。遗骨归国让二战劳工问题看似得到了解决,事实上还有半数以上的遗骨仍然散落在日本各地。

二战劳工资料图片

1972年,在临近室兰市一处墓地的道路施工现场,挖掘出了115具白骨。其中的9具埋葬状况极为特别。据当年当地报纸《北海道新闻》的报道,“9具遗骨被重叠埋葬在3平方米大小的地方。除了最底部的一具以外,其它几具都没有被放置在棺木里。”室兰市政府的记录则显示“没有任何遗物。看牙齿应该是年轻人的遗骨。”

鉴于特殊的埋葬状态,北海道札幌市华侨协会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中国劳工的遗骨,并向室兰市政府提出了鉴定遗骨身份的请求。负责鉴定的北海道大学教授吉崎昌一认为:“出土状况确实异常。有可能是阿伊努族(生活在北海道的少数民族,笔者注)或中国人的遗骨。但是,很难对没有遗物和衣物的遗骨作出最终判断。”由于无法进行科学鉴定,9具遗骨最终被火化并被安置在饭尾诠教住持的证诚寺里。饭尾住持认为这些就是中国人的遗骨,所以在包裹骨灰盒的布上写下了“中国”二字。1982年,9具遗骨被转移到了净光寺。净光寺建在原为中国劳工居住的收容所的旧址上,寺内建有中国劳工纪念碑。

在慰安妇、二战劳工等战后遗留问题逐渐被人遗忘之际,旨在送还在北海道死亡的朝鲜、中国劳工遗骨的市民组织――北海道论坛于2003年在北海道的首府札幌市成立。论坛靠会费和捐款运营,有300余名会员。会长殿平善彦是净土真宗本愿寺派一乘寺的住持,198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朝鲜劳工遗骨的归还工作。殿平住持和北海道论坛的会员们认为9具遗骨就是中国劳工的遗骨,希望可以通过和室兰市当地市民组织的合作,尽快将它们送回位于天津的在日殉难烈士・劳工纪念馆。

上野志郎向作者讲述当年的情况

但这时,室兰市的中学老师上野志郎站出来反对这个计划。上野志郎老师4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1978年还出版了《室兰市中国劳工强制劳动记录》(『室蘭における中国人強制連行、強制労働の記録』)一书,被认为是研究室兰市中国劳工问题的专家。对于遗骨身份的鉴定,上野老师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1945年7月15日,室兰市遭到了美军舰艇的袭击。860发炮弹射向了生产兵器的日铁、日钢工厂,387名室兰市民殒命。由于担心火化产生的浓烟会导致美军的二次射击,遇难者遗体被暂时埋葬在1972年出土115具遗骨地点附近的墓地里。在美军离开后,遗体才被挖出火化。在9具遗骨中,存在着没有躯干部分的遗骨。上野老师认为,这足以表明9具遗骨应该是在美军炮袭中遇难的室兰市民。北海道论坛应该放弃把这9具遗骨作为中国劳工的遗骨归还给中国的计划,不能为了友好和所谓的清算战争责任而做出不负责任的举动。否则日方民间人士的诚意反而会因此受到来自中方的质疑。

围绕着遗骨身份的认定问题,北海道论坛和上野老师之间产生了分歧和争论。在调查二战劳工问题期间,我被劳工悲惨的遭遇折磨得整整三天躲在小小的房间里不肯出门,甚至不愿去见学校的日本老师和同学。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日本是拒绝承认侵华罪行的,日本政府代表着日本民众的态度。那时我最大的疑问就是北海道的普通日本民众为何要如此执着于解决二战劳工问题呢?

殿平住持对我说,“遗骨是那些被挟持来日本做工而去世的劳工们的。虽然今天我们无法抹平中国人的痛苦,但作为一个生活在战后的日本公民,希望能够通过归还遗骨来为悲惨的战争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上野老师说,“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日本人会做那么多坏事。可我在15岁的时候,就是一个坚定的军国少年。我可以说是带着赎罪的心态,研究了40年的中国劳工问题。”两人的回答深深地打动了我,缓和了我作为中国人研究这段历史的悲愤,也激励我立志成为纪录片导演以拍出更多能促进两国相互理解的作品。

被安置在净光寺的9具遗骨

2008年,我完成了一部时长33分钟的题为《9具遗骨的故事》的毕业作品,被北海道大学授予了硕士学位。2009年,室兰市政府决定继续将9具遗骨安置在立有中国劳工纪念碑的净光寺。在9具遗骨出土处的附近建起了“中国人殉难烈士慰灵碑”,每年10月以室兰市为首的日本各地的民间人士都会在这里自发地举办追悼活动。

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75个纪念日,让我们合掌向二战死难者同胞默哀。

(文中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邢菲,纪录片导演。在日留学生活十余年,获得北海道大学传媒硕士学位;为日本NHK电视台制作了20余部中国题材的纪录片。自筹资金历时两年独立拍摄、剪辑、导演的纪录片《我要参选》,入围了2017年山形国际纪录片节日本单元、2017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最佳中外合拍片竞赛单元、第11届FIRST影展竞赛单元等多个国内外纪录片电影节。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